4 天前,王菲上了热搜第一,她要出新专辑了。
不仅宽姐邱黎宽在直播中亲自下场承认,也有网友称在机场与王菲本人亲自求证,得到肯定的回答。
提起王菲时,总会不自觉地产生许多关联词。她即使淡出许久,也从未离开过公众的谈资中。可无论如何,很少有人会把 " 王菲 " 和 "50 岁 " 放在一个句子里。
1969 年 8 月 8 日,王菲出生于北京一个优渥的家庭。家中虽然算不上富豪,但也是衣食无忧,父亲是煤矿的工程师,母亲夏桂影是煤矿文工团的女高音,也正是母亲的职业,让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音乐。
实际上,王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京大妞。
小时候她与哥哥一起居住在北京青年沟的煤矿大院,在北京地坛小学的时候,她就已经是文艺委员了。18 岁时,她放弃了厦门大学生物系的录取资格,随父亲移居香港,并在这里拜师戴思聪。戴思聪是著名音乐人,他的弟子遍及香港娱乐圈:郭富城、谢霆锋、梅艳芳、黎明等,都是他的学生,因此王菲拜他为师,不止学习音乐技巧,也为她进入乐坛铺路。
1989 年,20 岁的王菲在正式出道,开始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并迅速成为乐坛一颗新星。为了迎合香港人口味,她改叫王靖雯,并在同年就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王靖雯》,发行后达到金唱片的销量。
1993 年,推出《十万个为什么》时,虽然唱片封面上仍印着 " 王靖雯 ",但她已开始在专辑内页使用 " 王菲 " 本名。在接受访问时,她也越来越多地以 " 王菲 " 之名面对媒体。改回原名的她,名字不仅大气,而且歌路也走的较为特立独行,以其独有的天籁般嗓音和不俗的音乐,成为现今歌坛亚洲天后级人物。
1994 年,王靖雯迎来了她的转折点。
那一年,她正式改回本名,拥有了固定的制作班底,逐渐得到梁荣骏、窦唯、C.Y. Kong 、Adrian Chan 、张亚东、林夕等专业音乐人的帮助,创作出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Di-Dar》《流星》《暗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等,无不红极一时。
伴随着王菲坐稳华语乐坛头把交椅,王靖雯这个名字也逐渐消失。
痛仰乐队在《乐夏》中改编后引起巨大争议的那首《我愿意》,正是王靖雯时期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 90 年代华语乐坛最知名的曲目之一。这首歌以后,思念成了 " 很玄的东西 ";如果你愿意,就要被 " 放逐天际 "。
90 年代的王菲有多火?王祖贤在韩媒采访时被问到 " 香港目前哪个歌手最红?" 王祖贤说:" 女孩子的话,王靖雯。"1996 年,王菲成为了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歌手。
在九十年代中期,王菲走到事业的巅峰,而她那时的烦恼,真的就是太红了。
很多人都记得吧,1998 年春晚上,头上扎两个小辫,两颊红红的王菲。
其实春晚导演一开始请王菲献唱的时候,王菲是拒绝的:先不说两人对唱的形式有点傻,而且 " 相约 98",到了 1999、2000 年,这首歌就废了,谁还会唱?为了说服王菲,导演甚至搬出罗大佑的《恋曲 1990 》来反驳。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相约 98》街知巷闻,王菲加那英,这个听起来很神奇的世纪合作,把 97 年香港回归的喜悦唱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从北京驰骋香港,再从香港红回内地,王菲就这么一举打通两岸三地审美,成为一个年代的美好回忆。
在中国摇滚最黄金的年岁,王菲从香港搬回北京,成为搭公车、上公厕的 " 胡同女孩儿 ",和窦唯一起生活和创作。王菲包办词曲、窦唯编曲的《出路》,就是这段记忆最鲜活的见证:
" 听说 1999 年是世界末日 / 到时候我们一定要结婚 / 并且有个孩子 / 在他还没做太多坏事之前 / 让上帝把他带进天堂 / 也许我们也能沾光 / 我有很多问题 / 解决不了的问题 / 我缺乏耐性 / 没什么事能让我满意 / 我常得罪人 / 这好像是天生的本领 / 我讨厌当明星 / 却希望引人注意 ……"
而与很多主流歌手不同,王菲 " 封神 " 的作品几乎来源于她的 " 非主流 "。她忠于自己,且忠于得十分严格。每一首歌都与她的气质、灵魂融为一体,用最合适的演唱方式去表达,每一首歌都很王菲。所以,才有了任何人无法复制的经典。
高晓松曾经称王菲唱歌这事是 " 老天爷赏饭吃 ",不是努力就能练成的。2003 年,在淡出歌坛之前,王菲推出了迄今为止最后一张唱片《将爱》。
王菲虽然不在江湖,但她随时可以回来。
去年,《幻乐之城》这档没有名次,没有评委的节目,成为王菲的内地综艺首秀。她穿着白色蓬蓬裙蹦蹦跳跳地出场,再次唱起了那首《梦中人》:" 梦中人,一分钟抱紧,接十分钟的吻。"
王菲曾经说过:" 我不希望有人记得我。如果有一天我不唱歌了,我希望你们忘了我。" 至少当下,王菲还在唱着,听她唱歌的人又怎么可能忘记呢。
王菲的生活,每一段都饱受争议,但她没对媒体说过一句。她才不会向无关人士交代自己的人生。她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曾有记者问王菲," 打算给童童找什么样的爸爸?" 王菲回答:" 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
大众眼中,王菲更像是一个 " 迷 "。
每个女人的心中,可能都藏着一个王菲一般的女子。很多人爱她,不只是因为她的歌,而是她活出了最理想的自我———遗世而独立地活得自由而洒脱。从 1994 年的专辑《胡思乱想》始,王菲就显示出她出众、独特的品味,她的个性和敏锐也在这里开始喷发,基本以一己之力去对抗当时的主流唱片环境。
在 2019 年,唱片业如此不景气的时下,王菲能不能再次对抗唱片环境,力挽狂澜恢复唱片盛世呢?等待的 16 年到底值不值得?
只要她是王菲,时间又算得了什么。
生日快乐,50 岁。
文 / 庄牛奶
图片源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