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上个世纪,一座南京长江大桥,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认识了南京。此后,二桥、三桥、四桥、两条过江隧道相继 " 崛起 ",交通建设一直是引领南京城市发展的先行军。如今,在江苏省委省政府 " 提升首位度 " 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下,南京空港、高铁及过江通道建设迎来新契机。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南京 " 水铁航路 " 全方位发力,力推南京交通首位度再上新台阶。
定位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
禄口国际机场 2030 年旅客吞吐量将达 7000 万人次
8 月 9 日中午,禄口国际机场中心客运站里,中学生小寒手拿着三张汽车票,她刚与外公外婆结束了一段暑假之旅,从广州飞回来。利用手机支付在自助机上购票后,他们只需要等 10 多分钟就可以坐上大巴,2 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了。等再过几年,接入机场的宁扬宁马城际建成后,从机场到扬州的时间将缩短到不足 1 小时。
"1997 年 7 月 1 日,一架波音 747 飞机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飞往香港,结束了江苏没有现代空港的历史。" 东部机场集团规划发展部副部长吴新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到 2018 年,禄口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已经到了 2858 万人次,开通 260 多条国内、国际(地区)航线,其中远程洲际航线 8 条,在江苏、安徽两省设立了 35 座城市候机楼,辐射范围扩大到周边 200-300 公里。
△禄口国际机场 T1 航站楼总体效果图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现有 T1、T2 两座航站楼,2015 年以来,机场连续 3 年旅客增长量保持在 15% 以上,T2 航站楼 1800 万人次的设计容量已经饱和。T1 航站楼正分为两期进行改造,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主楼和北指廊的改建,预计于明年暑运前建成投运,二期南指廊已经立项、正在进行初步设计,争取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 到明年底,T1、T2 能够共同承担 3600 万旅客的需求,基本能满足近几年的需要。" 吴新泉介绍,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需求,2016 年下半年,机场已启动总体规划修编,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力争到今年底可以批下来。按照报批规划,到 2030 年,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能达到 7000 万人次,货运吞吐量 105 万吨。到 2050 年,将达到 1.2 亿人次,货运吞吐量 230 万吨的终端发展目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禄口国际机场西侧,还有一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正在筹备中。根据《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 年)》,近期规划的宁扬宁马、宁宣黄两条城际高铁将直接引入禄口国际机场,联系江北、主城、机场的 S11 号(18 号线)地铁快线也即将提上日程。
加密一线城市航班,通达国内三四线城市,根据市场需求,每年加密新开三条以上的国际航线,力争开通墨尔本、迪拜等地的直飞航线 …… 未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将立足 " 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枢纽 " 的战略定位,向着建成一流国际机场的目标前进。
米字形高铁网通连全国
南沿江铁路拆改迁进展顺利,即将全面开工
8 月 9 日一早,小黄乘坐 7:48 发车的 G102 前往北京办事,晚上 9:16 他又乘坐 D703 动卧,一路好眠之后准点赶回南京。南京到北京、到上海、到杭州、到安庆、到合肥(武汉)、到郑州 …… 南京人充分体会着高铁网络建设的便捷。
2018 年 11 月,《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获得中铁总及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根据规划,南京将构建衔接北京(西安)、上海、杭州、合肥(武汉)、青岛、黄山、安庆、南通等 8 个方向,直连全国的 " 米 " 字形高速铁路网络。环形放射状铁路枢纽格局,进一步凸显了南京铁路枢纽辐射中心功能。
此后,一批铁路前期工作驶入了快车道。作为沪宁间的第三条城际铁路,南沿江铁路在前期及建设中都体现了江苏速度。南沿江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郭涛介绍,自 2018 年 10 月开工以来,项目拆改迁顺利进行,目前只等待土地红线获批,就可以全面开工。
" 南沿江建成后,南京人到张家港仅需一小时左右,还可以借由沪通铁路一期直接进入上海,而沪通铁路二期直接连通浦东国际机场。未来,南京人到浦东坐飞机,就不需要像现在一样,先到虹桥高铁站再坐地铁或者打车,而是坐高铁直接到了。" 郭涛说。
宁淮高铁环境影响全本公示,力争年内开工;宁宣高铁、宁扬宁马城际发布预可研、可研、勘察设计招标,宁芜铁路外绕工程雨花台区段已经开始拆迁,北沿江高铁力争年内完成可研审批 ……
到 2035 年,凭借便捷的高铁和飞机网络,南京人将实现联通世界重要城市,半日内通达国内省会城市,1 小时通达长三角省会城市,1.5 小时通达省内设市区,1 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
△在建中的长江五桥全景
全市规划 25 处过江通道
长江五桥开始钢梁架设,明年两座大桥通车
8 月 9 日,站在长江五桥南塔桥面远眺,蓝天白云格外纯净,已经封顶的南、中、北三座塔柱耸入天幕。不远处的长江三桥、大胜关铁路桥也清晰可见。
" 我们现在就站在未来的桥面上,很快吊机就会上来,从这里伸出一个悬臂,一节节开始架梁。"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章登精介绍,预计明年上半年五桥将完成桥面架设,下半年开始桥面系施工,2020 年底通车。
" 南京这轮的过江通道建设是比较快的。" 章登精说,大桥建成 30 年后,第二座过江通道才开始建设。新世纪第一个五年,长江二桥三桥通车,第二个五年长江隧道通车,第三个五年是大胜关铁路桥、四桥。十三五期间每年都要建成一处,地铁 10 号线、3 号线、扬子江隧道、宁和城际。" 目前有长江五桥、浦仪公路西段、和燕路、仙新路、建宁西路 5 条过江通道全面建设,长江五桥、浦仪公路西段明年就要通车。如果再加上跨区域的龙潭过江通道,实际上是 6 条过江通道同时建设,此外,锦文路、七乡河等前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南京过江通道已从 1 座增加至 11 条过江桥隧。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未来南京市域范围内规划共计 25 处 28 条过江通道,平均间距约 3.4 公里,仅为全省过江通道平均间距的 1/3。
未来,不仅市民将有更多过江方式选择,实现江南江北的快速便捷通达,更有助于巩固南京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提升扬子江城市群核心城市功能,促进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为提升城市首位度提供支撑。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东部机场集团供图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