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是很自觉在家里做好了垃圾分类然后出门。" 每晚的 7 点至 9 点间,家住福田区梅林一村 28 栋的刘先生便会先在家将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收捡出厨余垃圾,散步的时候再顺便丢进楼下垃圾桶。距梅林一村启动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尚未满两个月,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该小区工作经验更获全市推广。
8 月 14 日,在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梅林一村垃圾分类示范点,亲身了解该小区是如何让垃圾分类走进居民心中。梅林一村共 6840 户,共 35 个集中投放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垃圾分类收集点都设置在住宅楼的主要出入口处,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玻璃、金属、塑料和纸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分类,所有的垃圾桶都十分干净整洁,周围也没有任何异味。记者注意到,多数的居民会积极主动分拣好垃圾,再下楼进行投放,不少居民还自备了塑料桶来分类厨余垃圾。记者了解到,梅林一村自今年 6 月 27 日起全面启动厨余垃圾分类以来,效果快速显现,短短 1 个多月时间,小区居民真正实现了 " 要我分类 " 到 " 我要分类 " 的转变。
在梅林一村的每一处垃圾集中投放点,你都会看到一抹红色的风景线——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当有市民来投放垃圾时,他们都会帮助指导住户分类垃圾,并用笔记记录每天的投放情况。焦发明是梅林一村的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有着十多年保洁员经验的他对于垃圾分类十分熟练。据悉,梅林一村发挥物业天然的 " 亲民近民 " 优势,组建以物业保洁员为核心的中坚督导力量,通过长年的情感纽带开展贴心督导,相较于传统督导模式,督导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居民更乐于接受。
上班时,焦发明会身着深业物业梅林一村管理处专门定制的红色 " 宣传 T 恤 ",衣服的背面印有 " 厨余垃圾投放时间 19:00~21:00" 两行白色大字。" 时刻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再也不会弄错厨余垃圾投放时间了。" 不少居民笑称督导员就是 " 流动广告 ",厨余垃圾分时段投放这一举措这就这么迅速被小区居民接受了。" 最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大家都不懂,我需要告诉他们要先分好类再丢,还要指导他们玻璃金属塑料、餐厨、其他垃圾到底怎么分。" 焦发明告诉记者,经过了将近 2 个月的 " 洗礼 ",如今他负责的 29 栋投放点的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 80%,大家都成了垃圾分类的老手。
据介绍,近年来,福田区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始终坚持 " 政府主导 + 社会参与 " 原则,多渠道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2019 年全市启动垃圾分类 3.0 工作以来,梅林一村工作成效显著,工作经验获全市推广。小区率先在全市启用摄像头辅助设备,精准记录、科学分析居民投放行为,垃圾分类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小区还通过公告栏宣传、义工入户宣讲、信箱投放资料等方式,时刻提醒居民垃圾分类。梅林一村还专门增设 1 台电动车收运车,每晚统一收运厨余垃圾,提高清运效率,缩短厨余垃圾存放时间,确保垃圾投放点无异味,使居民保持愉悦投放心情。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编辑 佟艳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