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南京 2019-08-17
泰禾金尊府|对话叶兆言先生,重溯金陵风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有园子,有很多树木,春花秋月,有点雅趣。"

这是作家叶兆言眼中的院落生活。院子,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物理的空间,更是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院子的地方,才有最淳朴、最深厚的情感记忆。

清然静宁

化不开的院落情结

" 四合院是传统中国的写真,小小一个四合院,最适合旧式中国家庭居住 ",这是叶兆言先生在《四合院的精神》关于院子的思考,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浸染悠久历史岁月的中国情怀。

《四合院的精神》这篇文章正是被收录在《院子里的中国》之中,而《院子里的中国》是泰禾掌舵人黄其森主编,文坛上罕见的表现中国传统庭院文化精髓与情怀的散文集。

黄其森基于中国人 " 内圣外王 " 的居住哲学,研究发扬创新国人的居住心理,研发了 " 院子 " 这一产品系,将生活哲思、院落文化倾注于建筑之上,找寻建筑缺失已久的灵魂。

在他温和谦逊的外表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骄傲之情,这也串起了泰禾 " 院子系 " 产品的主线条。泰禾每到一城,皆在蕴藏城市气质与内核之处,坐拥寂静的坊巷与围合的庭院,俯仰之间参天悟地的居住理念便凝聚成那化不开的院落情结,匠筑着国人的精神家园。

◎泰禾南京院子

文化名士

溯不尽的金陵文缘

一如莫言之于山东高密、贾平凹之于陕西商州、王安忆和她的上海 …… 作家和一座城市的关系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从小饱受南京城市文化熏陶的文学之士,叶兆言先生对南京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就是中国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也被公认为写南京最多也是最适合的南京书写者。

◎叶兆言先生

多年来无论是其成名作《夜泊秦淮》系列,还是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刻骨铭心》,叶兆言先生一直在南京的历史与现实之间追根溯源,深入金陵文化肌理,循迹南京文脉历史;他既写自己身边市井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写他所了解到的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读他的文字,能看到南京上世纪末的样子,这个城市的生生世世,理清那些历史深处枝枝蔓蔓的细节。

叶兆言先生成长于南京亦用文学溯源反哺南京,用一部部镌刻南京文脉的作品让南京备受拥趸。

◎秦淮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 我为什么写南京?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多美、多有诗意,它在城市排行榜上排第几。" 而是因为,南京之于他的写作,是他 " 坐着说话的那把椅子 "。

可以说,六朝古都的南京为叶兆言先生提供了写作范本,而他也用一部部体察南京风情、镌刻南京记忆与历史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之作不断溯源南京文化肌理,追问南京精神内核,甚至于通过南京为基点,从不同时期的南京来看中国,叙述中国历史。

◎南京明城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叶兆言先生曾说的那样:" 南京不仅仅是一个叙事空间了,我其实在写一本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我是从南京这个窗口来看中国。就是因为它全新,它和以往完全不一样,我就有写作热情,我也愿意写。"

可以说叶兆言先生穷极精力于细墨文笔间追溯并映照着属于六朝古都的精神气质与内涵,以文学之力溯源南京,甚至于镌刻中国历史风骨,用以南京为基点的文学之作向世界展示南京、传递东方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家宴之上,先生的《南京传》还将首次公开亮相于世人面前。

堂前院里

道不尽的东方风雅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文士赋诗作对,推杯换盏。名士雅集,是泰禾一直躬耕不辍的事。

此前的甘熙家宴,在居住空间之下进一步践行文化传承与情感链接,传递着独属于东方大国的家国生活观,使业主感受到了泰禾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心;这一次泰禾金尊府联袂叶兆言先生,用一席定制级雅宴,实现一场文化盛宴,同诉金陵风华,共叙东方史诗。

◎堂前院里过往雅集

金陵之上,文学作品多如繁星,而不得不提的就是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的《红楼梦》了,此次家宴伴以红楼经典风雅场景,佐以红楼沧海一味,名流相往,呈现于金陵世人面前。

开席在即的宴金陵是泰禾七城联动宴东方的第一场,作为这一重大举措的开端,将把院落文化、金陵美食文化、红楼文化、东方宴席、文人风骨等多元中国文化精粹融合交汇,力图重现中国古典风雅生活场景,复兴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生活美学,让千年审美情趣重新焕发生命力。

值此宴东方之宴金陵 · 红楼家宴开席之际

泰禾金尊府诚邀金陵高士

聚此 8 月 18 日文人雅集

共启一场声色饮馔之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