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19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主演这样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徐可 记者 胡玉梅 王子扬)8 月 19 日,第十五届 " 五个一工程奖 " 表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江苏省常州市滑稽剧团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荣耀上榜。当天,在剧中扮演陈奂生的演员张怡参加了座谈会。现代快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他,他说," 这次得奖是对常州市滑稽剧团辛苦付出的回报,它就像一份催化剂,推动我们不断地创作出更加动人、接地气的好作品。"

△张怡。本人供图

一个 40 年前的南方农民,为啥现在还在演?

谈起《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的创作初衷,张怡说:"2018 年刚好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我们剧团酝酿以一部具有常州本土舞台艺术特色的艺术作品,献礼改革开放 40 周年。正好,常州籍作家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上城》伴随了改革开放一代人的成长,所以我们决定借用陈奂生这个人物,把滑稽戏的形式与现实题材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来表现改革开放 40 年间中国农民的命运变迁。"

" 吃饭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大问题。科技不管如何上天入地,如何发达,它就像是一座高山,高山下的山根是什么?永远都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不把吃饭问题解决了,也没有山顶上绚丽的风采。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剧本的原因。" 张怡说。

" 陈奂生他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农民形象,他有憨厚、狡黠的一面,也有诚信、讲原则的一面。其实他的一生是很悲惨、很辛劳的一生,一辈子没享受到什么福。但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为自己的承诺努力,为救赎儿子而拼命。这一点值得永久演下去。"

全体齐上场," 每次演完都大汗淋漓 "

演出《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对张怡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其难忘的经历。" 从 2018 年我们开始排练到现在,这出戏我们已经演了 70 多场。每一场演出,全团的演员都倾尽全力,包括我自己。可以说,陈奂生是我演到现在最喜欢的角色。"

这部戏和以往的滑稽戏不同,并非以时间顺序展开,而是以回忆、倒叙等手法来推动情节发展,按照出场人物随机穿越到不同时间点。" 我一会要从 30 岁跳到 78 岁,一会从 40 岁到 78 岁,有时又要从 50 几岁变到 78 岁。整场戏两个小时我全程都台上,每场演完之后都大汗淋漓。" 张怡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不仅仅是他,整个剧团的演员都为这部戏付出了很多。张怡说," 为了确保今后的巡演能顺利进行,我们全部采用本团演员,连会计、主任都亲自上阵了。演这个戏,所有演出人员从没请过假,也必须保证自己不能生病。"

创新多多,观众笑着笑着就哭了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不论是语言,还是造型,都有很多突破。" 张怡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语言上,之前滑稽戏都是用方言演出,而这次他们决定统一用南方普通话。" 没有了语言障碍,各地的观众都能看懂了。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他们都很激动地给我们反馈,说很有共鸣。"

题材上,这部戏也有突破。" 我们剧团一直讲究‘说唱并重,悲喜交融’,一般以轻松的题材为主。这次选择厚重的历史题材,很具有挑战性。很多人跟我们说,看这部剧,笑着笑着就哭了。"

造型上,这部戏采用了 " 贯穿到底 " 的方式。" 以往演戏中途可以化个妆,换个衣服,这次我上台就是 78 岁的妆容,一直没变过。演出中,我完全靠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和嗓音来进行年龄的转换。"

正是这些突破,让《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变得与众不同。张怡说,《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的诞生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这次获得 " 五个一工程奖 ",对常州市滑稽剧团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离我们剧团上一次得到‘五个一工程’大奖,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这次得奖既是对我们辛苦付出的回报,也意味着我们的剧团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它就像一份催化剂,推动我们不断地创作出更加动人、接地气的好作品。"(剧照为主办方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