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今年 3 月下旬的一天,清晨 5 点,天蒙蒙亮,外省某市一处城中村的楼道口传来脚步声,一名身着白色厨师服的中年男子从晕黄昏暗的灯光中走出。突然,身后有人喊了一声 " 马亮 ",男子本能地转身应答。就在这电光火石地一瞬间,周围埋伏着的数名干警一拥而上将男子制伏。至此,一起尘封了 23 年的命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案发的红星面饭店。
巡逻民警下夜班去吃面,却发现面馆老板死了
1996 年 4 月 19 日凌晨 5 点,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金阊公安分局山塘派出所民警的狄祥荣,在结束了一宿的忙碌后,蹬着自行车下夜班回家。照往常一样,狄祥荣在回家的路上,会顺道前往位于广济路上的红星面饭店吃面。
然而这一天的面饭店显得十分奇怪:老板吕某十分勤快,平常这个时间点馆子早已开门营业了,此时的面饭店里却是黑漆漆一片。察觉到异常的狄祥荣立即上前查看,推开虚掩的店门,只见店门右侧的收银台后,吕某斜倾着身子头抵着墙,一动不动,身下满是血迹。
△面饭店老板吕某被人杀害。
红星面饭店发生了凶杀案!狄祥荣见状一惊,却立即冷静下来,原路退出店面。刚出门,恰巧碰上了前来上班的一名店员。由于当时电话还未普及,狄祥荣便让店员去派出所敲门报案,自己则留下保护现场。
很快,市局、分局的刑警及山塘派出所民警到场处置。经勘查,吕某系被人用钝器击打头部后身亡。在现场走访过程中,民警得知,面饭店内除了吕某,还有一名厨师和两名学徒。其中一名学徒沈某从外地来苏打工不久,晚上就居住在店里的阁楼内,案发后此人不知所踪。
△嫌疑人沈某当年作案后留给亲人的留言。
民警在他的地铺附近找到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着 " 心太累 "" 以后再也不会孝顺你老人家 " 等文字,疑似沈某写给其父母的留言。综合多方情况,警方认定该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即对沈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刑事拘留,并向全国发出协查通报捉拿沈某。
在古城区内发生了如此恶性案件,一时间周边人心惶惶。然而人海茫茫,受当时办案条件限制,警方一直无法获取有价值的线索。沈某则断绝了同家人的一切来往,如凭空蒸发了一般,从此再无音讯。
△沈某当时来苏不久,就住在店内的阁楼内。
23 年后警方跨省追捕,一声应答让凶嫌露马脚
23 年来,这桩未破的命案始终是民警心中的一个结。随着近年来警务科技的高速发展,"4.19 红星面饭店杀人案 " 终于迎来了转机。今年 3 月下旬,姑苏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线索,暂住在外省某市的一名男子马亮,其容貌特征与当年畏罪潜逃的沈某极为相似。
时隔 23 年,嫌疑人已是青丝变白发,相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警所掌握的,只有一张沈某 20 多年前的照片,以及知道这个马亮的职业为厨师。此人远在他省,其职业特长、生活习惯均与当年的嫌疑人沈某相似。警方在进行了大量比对工作后,确定马亮的身份系被冒用。
办案民警随后连夜驱车赶往外省某市,却又遇到了新难题,嫌疑人所落脚的地址,甚至连导航也无法查询到。原来,线索只提供了嫌疑人大致位置,其藏身于一个东西横向两公里、南北纵深五百米的人口密度很大的城中村内。面对这个情况,民警随即开始地毯式搜索,经走访排查,终于找到了一处符合条件的居民楼。
此时已是凌晨 4 点,为不打草惊蛇,民警就地伏击。凌晨 5 点,一名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中年男子从楼道走出。灯光昏暗,民警无法辨识男子容貌,但如不立即核实,极有可能错失抓捕嫌疑人的最佳时机。此时一名民警急中生智,喊了一声 " 马亮 "。男子听闻本能转身应答,一瞬间周围民警一拥而上将男子控制。经审查与指纹比对,该冒用马亮身份的男子,正是潜逃了 23 年的沈某。
预支工资遭拒,学徒直接杀了师父
沈某交代,1996 年春节过后他来到苏州,之后便在红星面饭店做学徒帮工。当时做学徒大多是包吃包住,工资是干满一年再结。
案发当晚,沈某因要买些洗漱用品,要求老板吕某预支些工资,不想却遭吕某拒绝,双方由此产生口角,并逐渐升级为肢体冲突。
情绪激动之下,沈某顺手抄起店内一把钝器,猛击吕某头部,吕某当即倒地。手染鲜血的沈某意识到自己杀了人,慌乱之中拿了店内几十元钱后夺门而逃,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恰巧 2003 年非典爆发,各个饭店均只招聘本地员工,无处谋生的沈某求助于曾经共事过的当地人马亮,马亮爽快地把自己的身份证借给沈某找工作。
自此之后沈某便以马亮的身份生活,在逃亡生涯中,沈某始终不敢和任何人提起自己真实身份,也从未回过老家或与家人联系。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沈某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依法提请诉讼。(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苏州姑苏警方供图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