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娅琼 记者 宗青)将庭审现场 " 搬到 " 社区,让群众零距离观看案件审理的过程,体验案件宣判的庄严,从而进行一次生动的线下法制教育。这样的现身说法场景,是不是效果更燃?
△社区群众观看庭审记录影像
8 月 20 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展虹和刑事法庭的工作人员,带着一起诈骗案件的庭审现场记录影像,来到热河南路街道二板桥社区,为居民们播放。看完片子,刑事审判庭庭长张文菁结合典型案例,向现场居民们详细介绍了诈骗犯罪的各种表现特征及危害性,并强调当前重点打击的诈骗行为有哪些,从专业角度教会居民如何识别与防范。
" 年纪大了,对一些事情了解不多,容易上当,今天看了片子,知道不应该随便相信那些投资计划。" 在场的老人尤其受到启发。现场还有群众主动反映,经常有人来小区里兜售高价保健品和看起来就很假的文物,张文菁对这些情况都做了记录,鼓励居民提高防范意识,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
△模拟法庭现场
除了重点针对老年群体进行普法宣传,二板桥社区也尤为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这个八月初,正值暑假期间,社区关工委在鼓楼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厅举办了一场 " 青少年模拟法庭 " 活动,以一起未成年人盗窃的刑事案件为剧本,社区内 9 名青少年在模拟法庭中担任公诉人、法官、辩护人、被告人等不同的角色,完整展现出法院开庭的整个庭审过程。
孩子们在模拟庭审中,都非常投入,现场秩序井然而庄严," 法官 " 严肃地提问," 辩护人 " 认真地辩护," 犯罪嫌疑人 " 则表情非常沉重 …… 在这种体验式的氛围中,青少年得以身临其境地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而场面真实的庭审过程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一个来到现场的孩子表示,这次活动让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以为法律离自己很远,现在看来,法律就在身边,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 庭审活动一般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但是要求年满 18 周岁,这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中,孩子们戴着红领巾走进庭审现场,并亲自参与到其中,上了一堂很生动的法制教育的课,效果非常好。" 鼓楼区法院关工委副主任曹建华说。
二板桥社区近年来以 " 法文化 " 建设为特色,通过引进法律服务组织、优化法律服务环境等措施,并结合各式生动而丰富的主题活动,使得社区群众在各种情境下都可以学到法律知识。" 形成茶余饭后有法律知识可学,走路散步有法律规定可看的法律氛围。" 社区书记任泽香介绍说。(二板桥社区供图)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