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 文 / 摄)" 烤鸭之王 " 全聚德今年迎来 155 周年,不过尴尬的是,继去年年报业绩大幅下滑近五成之后,刚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继续下滑 58.51%,上半年仅仅赚了 3228 万元。公司同时还预计前三季度业绩下降幅度超过 50%。作为中国正餐和高端餐饮的代表,全聚德从 2012 年以来业绩就徘徊向下,去年净利润更是自 2010 年以来首次跌破亿元,并创下历史最大降幅。这家百年老店到底怎么了?
△南京新街口的全聚德门店
餐饮竞争加剧,业绩跌回十年前
8 月 20 日中午 12 点出头,正是午餐高峰期,但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全聚德餐厅内,空位还有不少。工作人员介绍,这家餐厅为全聚德直营分店,目前南京共两家,还有一家在江宁。一位就餐的市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还记得这家店 2015 年刚开业时排队很厉害,不过现在人气已经大不如前了,中午一般直接过来都有空位。他表示,自己比较爱吃烤鸭,所以觉得这边还不错,但是其他菜品感觉偏北方口味,自己现在也是偶尔请客吃饭才会来这边。
创立于 1864 年的全聚德,被誉为中国正餐代表," 烤鸭之王 "。但这家有着 155 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却正面临着增长乏力的难题。2007 年公司在 A 股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 6432 万元,之后经过几年的增长,到 2010 年,公司业绩首次破亿元,2012 年达到 1.52 亿元,但从此之后,就再没达到过这一数字。去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 17.77 亿元,同比下降 4.48%,净利润则大幅下降 46.29%,只有 7304 万元,一举跌回亿元之下,还不及 2008 年的 7565 万元。
而今年以来,公司业绩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速下滑的趋势。一季度公司净利大幅下降 71.38%,只有 1064 万元,半年报继续下滑 58.51%,并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幅度超过 50%,第三季度单季利润降幅在 50% 到 80%。
" 烤鸭之王 " 到底发生了什么?国泰君安不久前发布的研报认为,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了公司营收和业绩下滑。食品产业资深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性价比不高、没有健康标签、服务比较差、消费场景单一,是全聚德近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水土不服难扩张,IDG 连续减持
根据半年报,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聚德成员企业(门店)共计 116 家,包括直营企业 46 家,加盟企业 70 家(含海外特许加盟开业企业 7 家)。而在去年末,公司门店数量为 121 家。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关闭了 5 家不合格的加盟店。
相比于 2007 年上市之初的合计 73 家门店,全聚德的门店数量这些年看似增长不少,但却并没有给全聚德的业绩带来很大的改观。究其原因,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了 " 水土不服 " 的问题。根据刚刚发布的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在华北地区的营收占比高达 99.31%,而去年同期甚至占比高达 102.38%。这意味着,华北之外的市场贡献的总体营收接近于 0 甚至负数。
2014 年,公司向 IDG 资本和华住酒店定增 2534 万股,募资 3.5 亿元,其中的 1.25 亿元拟投向上海武宁路店项目。按当时设想,这里将建成面积超过 4000 平方米的旗舰店,并作为华东区域总部。但 2015 年,这一项目宣告终止。公司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高端特别是高端餐饮不再是市场主流,全国的餐饮业都在向大众消费转型和提升,为此公司重新进行了开店模式调整,新建门店面积一般控制在 2000 平方米左右,门店小型化、菜品精致化。
中高端餐饮真的不行了吗?朱丹蓬表示,其实现在人均 150 元到 200 元的餐饮品牌比比皆是,并不是中高端餐饮不行了,而是全聚德自己做得不够好。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9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去年全国餐饮收入 42716 亿元,同比增长 9.5%,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而在正餐企业排名中,全聚德仅排名第 12 位。
该报告指出,餐饮老字号发展面临一系列矛盾,如传统工艺与操作便捷的矛盾、现有市场与新生代客户的矛盾、地方特色与连锁经营的矛盾、现有产品与消费模式改变的矛盾等。
面对消费市场的改变,全聚德也曾尝试年轻化和互联网路线。2015 年,全聚德与重庆狂草科技合作成立鸭哥科技,推出 " 互联网 + 餐饮 " 模式的 " 小鸭哥 " 烤鸭外卖。但由于长期亏损,鸭哥科技到了 2017 年就已停业。
而在 2014 年定增入股的 IDG 资本,2017 年 7 月迎来限售股解禁,2018 年 2 月就宣布将进行清仓式减持。今年半年报显示,连续减持后,IDG 持股比例已降至 4%。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