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1 日,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第二期议题讨论结束。自首期关于车主乘客关系的议题引发超过 400 万人次讨论之后,第二期关于 " 合理顺风车定价应秉持哪些原则 " 的议题,再度引发热议,截至 8 月 22 日零时,已有超 500 万次人参与集思,超过 45 万人参与投票,充分展现出公众对顺风车价格话题的关注热度。
隐性成本影响车主参与顺风出行积极性
在集思讨论中,投票支持 " 顺风车会额外耗费车主时间和精力,定价应让广大车主更有动力参与绿色出行 ",以及 " 定价不应让车主把顺风车当作赚钱工具 " 这两个定价原则的网友,分别占到 93% 和 81%,而支持定价 " 可向快车专车靠拢 " 以及 " 可向公交地铁靠拢 " 的网友,仅分别占到 17% 和 6%。
有网友认为,车主顺路接送乘客,常常是在其上下班或办事的路途中,车主看重是否顺路,省事和方便,尽量减少对自己出行计划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车主与乘客多数情况下都并非完全顺路,且具体路况千变万化,因此顺路接送乘客会额外耗费时间和精力,这是隐性成本。
有车主认为,顺路接送乘客额外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如提前了解路线,提前出发,寻找合适停车地点,电话沟通,等候乘客等;因接送而产生的部分绕路油耗成本,车辆额外损耗及车内清洁成本;其他风险成本,如乘客取消订单,违章停车罚款等,这些隐性成本常常会影响车主参与顺风出行的积极性。
乘客希望能提升顺风车约车成功率
通过此次的网友讨论可以看出,顺风车定价充分提升车主的积极性,不仅是车主的诉求,同样也是乘客的诉求。
有乘客认为,选择顺风车就是为了方便便宜,但现在的问题是接顺风车单的车主还是太少,有网友称:" 我约过 124 次,但是成功约上的次数才 56 次,如果定价可以做到既不让车主以此为营生,还能让更多车主加入到顺风车大军,用户约顺风车的成功率才能更高,这样用户的体验才能得到保障。"
通过对此次集思会网友讨论的总结,顺风车行业标准研究课题组看到,作为非营运出行方式,顺风车定价应该体现其平等互助属性,但也应从实际出发,考虑如何提升车主的积极性,并且在车主和乘客之间寻求最佳平衡。课题组今后将就定价话题继续与公众展开更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和交流,共同推进顺风车行业定价标准和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责编 陈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