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23
深晚报道|深圳社会工作实务创新研讨会召开,六地学者纵论社会工作热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23 日至 24 日,深圳社会工作实务创新研讨会在龙华区民治布龙路维也纳酒店顺利召开,来自上海、广州、深圳、山东、湖南、云南等六个省市的高校学者、实务专家以及深圳社工行业组织代表、本土督导、优秀社工等共 400 余人参加了会议。参会者通过 9 场主旨演讲、25 场分论坛发言及 2 个项目点实务参访,就 " 社会工作督导理论与实务发展 "、" 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实务探讨 "、" 农村社会工作及城乡社区治理 "、" 社会工作的标准化与信息化 " 四个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副处长肖敏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大会由深圳市民政局指导,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支持召开。

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晓凤以深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实际经验为例,介绍了中国特色社区社会工作实践在深圳的演进历史、党建引领下中国特色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体系的雏形和探索意义。李晓凤提出,深圳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应践行 " 党建 + 社工 " 的原则,协助党建工作 " 系统化 ",推进社区服务 " 品质化 ",打造社区文化 " 特色化 ",使社区的党建工作成为凝聚社区群众力量的 " 主心骨 ",使社区社工成为化解社区矛盾的 " 减压阀 ",在增进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徐道稳提出社会工作应从实务制度、实务模式、实务技巧三个层次进行创新,其中模式创新应注重党建引领模式、一核多元模式和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整合模式等。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暨国际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徐选国提出,社会工作应与基层政府共同深度地参与社区治理,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注重资源整合,回应居民需求,实现专业社会工作的 " 有效嵌入 "。 北京大学广东教学中心主任关冬生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中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 " 需求侧 " 和 " 供给侧 " 方面的新问题,并提出应从社会事业、社会法治、社会力量三个层面共同推进社会建设,其中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探索深圳精神卫生社工服务模式

云南大学教授高万红介绍了我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提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服务标准有待建立,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未来应完善立法与相关制度,建立跨部门合作、多学科参与的专业服务团队,满足康复者的多元化需求。

深圳市康宁医院社工管理科金冬科长介绍了深圳市精神卫生社工 " 从医院到社区无缝连接 " 的服务模式,以及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开展了全国首个主动式社区治疗(ACT)项目。

推动农村社会工作发展

8 月 24 日上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斌进行了 " 湖南省乡镇社会工作在行动 " 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湖南省开展的 " 禾计划 "。据介绍,该计划为乡镇社工站开展专业培训、线上与线下督导及绩效评估工作。目前,湖南省共设置 1929 个乡镇社工站,每个社工站配备 1-3 名社工,全省乡镇社工达 4000 人。

深圳市社工协会项目经理宋欢欢介绍了深圳支援湖南社会工作的 " 牵手计划 " 及相关支持、保障工作。温馨社工服务中心委派初级督导侯传俊在本次研讨会中汇报了援助张家界市桑植县益民社工服务中心、帮扶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经验。

探索社会工作信息化手段

在社会工作服务的信息化方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夏阳以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项目为例,介绍了通过建设项目电子系统,实现了服务全流程可跟踪、数据统计与分析高效便捷、用药咨询与指导信息化、个别化服务流程设计等功能。深圳市新现代社工服务中心中级督导韦晓冬分享了社工们通过开发、运用智能社区小助手,为社区居民制定更加精准、便捷、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经验。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沈黎发表了 " 社会工作督导伦理 " 的主旨演讲,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洪英以 " 中国社会工作督导评估与督导标准建构研究 " 为主题,介绍了督导评估与标准的功能、方法、影响因素、体系、未来发展与存在困境等内容。同时,深圳各社工服务机构的中级督导、初级督导们分别介绍了督导在社区治理服务、项目管理与创新、企业社工实务开展、社工成长支持等方面的有益经验。

深圳晚报记者 徐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