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24
丝弦古琴之美尽显!黄子泠《长清》专辑发布会在宁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 / 文 马晶晶 / 摄)你知道 " 琴棋书画 " 里的琴,是指古琴吗?你知道除了常见的钢弦古琴,还有正在消逝的丝弦古琴吗?8 月 24 日,由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的黄子泠《长清》专辑发布会在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举办。

现场不但有让人沉醉的清雅琴音,黄子泠等嘉宾的精彩会谈更是令人受益匪浅,让现场嘉宾、文化爱好者和古琴学习者都听得津津有味。

我国的传统乐器古琴,其实在古代就叫 " 琴 ",十九世纪末为了与钢琴区别才改称古琴。古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与古典文学、诸子百家等有着紧密关联。

2003 年,古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遗名录,又在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奏响。古琴的繁荣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标志,但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钢丝尼龙弦逐渐替代传统蚕丝弦成为主流,这一变化,也直接影响古琴,使之由修养身心的文化之器逐渐变成纯粹的表演乐器。

恢复传统丝弦、考证琴学史料和探研本源的弹琴法,这正是古琴家黄子泠一直在做的事。

黄亚寒,字子泠,江苏常州人,现居南京。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8 年起研习丝弦琴学,曾组织并参与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 丝桐雅韵——国内首场丝弦古琴音乐会 "。

黄子泠团队于 2012 年成功研制丝弦。

之后数年,黄子泠一边加深对古籍资料的发掘研究,一边通过赴日考察交流引进现代工艺,丝弦品质不断提高。目前,黄子泠团队在南京成立 " 丝弦研究实验室 ",进一步对丝弦工艺进行深度研究,致力于让更多热爱古琴的人有丝弦可用。

" 非常可惜的是,如今钢弦几乎替代了丝弦,琴人不知有丝成了普遍现象。" 黄子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丝弦应该是古琴的首要属性,且钢弦与丝弦弹法完全不同。 钢弦的最大特点在于使古琴具有更强的表现力,这是舞台需求,而非大多数习琴者的内心所需。" 著名琴家吴文光说过,丝弦之美,在其柔韧而长,润泽而宽,清丽而圆,别有一种戛玉之趣、怀古之思。"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丝弦古琴?

黄子泠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并笑称这是他的 " 未来五年丝弦古琴恢复工程 "。" 组建一个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团队;出版琴学专著,用作丝弦琴学教材;建设丝弦古琴研习基地;参加传统文化普惠民生项目,进一步开展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大中小学等公益讲座;继续举办丝弦古琴专场音乐会等。当然,非常重要的就是寻求合作,优化工艺,研制更高品质的古琴丝弦。这样既可以量产市场化,又可以申报文化项目和非遗。"

他还透露,自己会继续出版专辑,下一张丝弦古琴专辑同样会交给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编辑 高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