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京东的快递员可以直接送到工地上之后,江西人李桐欣再也没有了收快递的烦扰:" 在工地上做事,住的地方没有蜂巢这类设施,工作又走不开,以前都是叫别人帮忙代收,找人都要找好久,现在上班时间要收件的话就都是到京东上买了。"
李桐欣 17 岁时就来到深圳,今年是他在这座城市的第七个年头,期间换过很多工作,但作为一个网购达人的 " 初心 " 却一直没变:" 深圳网购很方便,用多几次京东之后发现这里的购物体验比较好,现在大部分东西第一反应就是上京东看看。"
▲李桐欣几乎每天都有快递要签收
李桐欣代表了一个主流视野之外的人群:他们分散在深圳的工地、车间、餐馆里,工作生活在深圳的原 " 关外 " 区域。近年来,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 " 渠道下沉 " 运动,将触角伸至广袤的农村市场。事实上,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这场 " 下沉运动 " 也没有缺席:获取像李桐欣这样的务工群体,实现在一线城市的 " 无死角覆盖 "。而老家在农村、工作在深圳的 " 李桐欣们 ",最能感受京东 " 双面下沉 " 的澎湃力量。
" 富士康很多人都在用京东拼购 "
" 我最先接触网购其实不是通过京东,那时候京东的名气没有现在大,身边的人用的也不多,而且感觉东西好像会相对贵一些吧。" 李桐欣坦陈。
他印象中自己最开始使用京东是在三年前。" 那时候好奇微信的界面上的购物是什么,点进去看看,发现是京东,我以前还以为京东只卖电器呢,进去发现商品还挺多的,就尝试的买了点吃的,整个体验还是不错的,于是偶尔就上去买点东西。"
他一直对一件事印象深刻。" 我在京东买一个东西,按照正常的时间是当日十六点以后才能送到的,但是我临时有事需要十五点左右出门,于是我就试探性的问京东客服可不可以提前给我派单,结果他真的联系到京东布吉配送站提前给我派单了,当天晚上还打电话来询问我是否提前收到了东西,当时就觉得这服务真的没的说。"
这件小事让他开始喜欢上了京东,从日常用品到数码家电,京东包揽了他的生活所需。" 这几年京东上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以前有些东西没有我只能去其他平台购买,现在感觉什么都有了,而且京东购物很方便,只需要在微信里就可以完成,少下一个 APP 还可以给手机省内存呢。" 他调侃的表示。
坐在旁边的王鹏表示不认同他的看法,他和李桐欣是老乡,在深圳龙华富士康做了四年的普工,去年刚刚升级为了组长。
" 我还是喜欢通过京东 APP 来买东西,毕竟 APP 的功能更加强大。" 据他介绍,以前很少看到富士康的工友们用京东。" 我们买东西诉求很简单,哪里便宜去哪儿买,京东那时候给人的感觉似乎更高档一点?"
有一年他在富士康北门的公交站台看到了京东 "618" 的户外广告,当时觉得自己不参与下就跟吃了大亏一样。" ‘ 618 ’的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虽然很久之前就用过京东,但是一直没有形成粘性,之后就发现京东上也有很多便宜的东西,就用的多了起来。"
王鹏最近还迷上了京东拼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腰间的自动扣皮带:" 拼团买到的,工厂直供,9.9 元就拿到手,这在我们老家农贸市场,至少得花三四十块钱吧。" 据他透露,现在京东拼购在富士康也很流行。" 我们工友群里现在每天就是各种拼购、砍价链接,经常有看到京东拼购的。"
" 反正我身边的朋友基本上每个人手机里都会有个京东 APP,对于我们来说,能省钱又能买到好的东西,就是好用的产品。" 王鹏表示。
物流配送覆盖到深圳的 " 毛细血管 "
一线城市渠道的下沉不只是增量用户的获取,还是一个 " 网购升级 " 的过程,体现在物流、售后等方面的精益求精上。
" 在深圳七年时间,从宝安到龙华再到现在的龙岗,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以前双 11 的时候快递有二十天才收到的,现在基本一周之内都能到货,如果是通过京东物流的话,一般两天都能到货,放在平时的话那就更快了。" 李桐欣表示。
快递半天送到消费者手中,背后确是多年来不遗余力的物流建设。据了解,京东物流在整个华南地区已经完成了整体的物流网络布局,有超过 40 个不同等级的物流园区,其中深圳地区拥有超过 150 个服务点,实现了全境时效 211,即上午下单下午送达。
距离李桐欣所在的龙岗南湾街道 100 公里远的东莞麻涌镇,京东 " 亚洲一号 " 仓库里的 AGV 搬运机器人正有条不紊的搬运着各类快件。该仓库占地近 544 亩,配备国际领先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可辐射广州、深圳、惠州等十多个周边城市。
依靠这些庞大的仓储系统,勤劳的京东快递员将京东物流覆盖到深圳的每一根 " 毛细血管 ",无论你在福田的咖啡厅里,还是在龙岗的建筑工地上,京东小哥们都能精准送达。
" 我们住的地方还没有蜂巢这类设施,以前都只能找工友帮忙收件,现在我大部分京东快递都是在工地签收了,我们附近很远的都没有商店,有时候想吃桶泡面吃根辣条都直接上京东超市买,一两个小时就送到了,有个京东小哥和我很熟了。"
" 京东让我家过上了‘安逸年’ "
工作在深圳,李桐欣更能体会 " 渠道下沉 " 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2012 年,90 后李桐欣来到深圳,在一家工厂里当起了流水线工人,逢年过节,就在网上买一点东西,寄到县城的亲戚那,再转交给乡下的家里。" 给家里寄钱没用,家里人不舍得吃好穿好,还是直接买东西靠谱。"
刚来深圳的时候,他收入不高,给家里买的东西也不多。" 基本就是衣服啊、年货啊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电商还没有下乡,只能先到县城里,然后家里人进城去拿,还是挺麻烦的。" 随着工作状况的好转,他兜里开始 " 有钱了 ",于是开始为家里置办起了大的家电、家具。
" 买家电还是上京东吧,听说京东就是做这个起家的,比较有保障吧。" 他表示,今年快过年的时候他给家里买了一台飞利浦洗衣机和康佳彩电。" 买之前还挺担心的,因为还有两天就大年三十,很多快递都不发货了,就想着这个年能不能用上洗衣机,看上新电视呢。" 好在下单后第三天电器就送到了家门口。
" 当时洗衣机送上门了却没有人来安装,联系飞利浦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安装师傅休假了,可能要年后,于是我直接把情况反馈给了京东客服,第二天师傅就上门帮我安装了,感谢京东让我家过上了一个不用洗衣服的安逸年。"
给李桐欣老家带来 " 安逸年 " 的是京东近年来力推的家电 " 渠道下沉战略 "。早在数年前,京东利用服务店、专卖店等形式下沉至中国乡村最基层,总数量超过 1 万家,覆盖了全国 2.5 万个乡镇和 60 多万个行政村。低线城市和乡村的拓展也为京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在近日的京东 Q2 财报电话会上 , 京东零售集团轮值 CEO 徐雷表示,现在的新用户当中 , 有将近七成来自于低线城市 ; 按照收货地址来看 , 整体用户里面 , 超过一半来自于低线城市。
今年 4 月,李桐欣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女儿,他购物车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婆在家里带小孩,老家的东西不好买,很多母婴产品都是我在京东上买,像进口奶粉、奶瓶,纸尿布这些都很齐全,自己的孩子,肯定想给她最好的了,所以得在京东上买啊。"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责任编辑 陈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