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1 月,群众举报,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向贫困养殖户免费发放 3300 只土鸡,登记在册的只有 1300 只,另外 2000 只去向不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调查认为,县畜牧兽医站存在套取扶贫资金嫌疑。最终调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站长桑某伙同韩某,通过编造虚假项目获得扶贫发展资金,要么私吞,要么流入单位小金库。(8 月 25 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
俗话说,自己吃肉也要带人喝汤。作为畜牧兽医站站长的桑某," 胃口 " 确实有点大," 吃相 " 也难看,连续两年以推广土鸡养殖、为牧民增收为由,各套取 10 万元扶贫资金,却没有一分钱用于扶贫帮困 。
根据调查发现,2015 年获得 10 万扶贫资金,做账显示:5.25 万元采购 2100 只芦花鸡向养殖户免费发放。实际上 ,所谓免费发给养殖户都是假的:名单上的养殖户要么查无此人,要么表示从未收到过免费发放的芦花鸡。2016 年的假账做得更 LOW 了,账目显示 6.6 万买了 3300 只土鸡,实际直接把钱私分,连登记在册的 1300 只土鸡都是虚假的。
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地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然而,就是这份堪称地方脱贫的 " 保障钱 ",可直接给贫困群众带来实惠的专项资金,却被基层公职人员,以买 " 扶贫鸡 " 的名义私吞了。
冒领、侵吞扶贫资金,贻害无穷。就贫困户而言,没有拿到 " 扶贫资金 ",生活上的影响还是次要,情感上的伤害才是关键,此外还可能动摇基层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和信心,甚至干扰上级的扶贫决策和脱贫大计。
桑某已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这是罪有应得。但复盘桑某 " 造假冒领 " 过程,十分必要。
桑某做假账、私吞扶贫资金,并没有任何过人的 " 技术手段 ",甚至都没有刻意地遮掩,核查起来并不难,问题是却没有人去核查,以致桑某蒙混过关。正是第一年弄虚作假轻而易举地得逞,第二年桑某更是肆无忌惮,连用于 " 装点门面 " 的账目也玩虚假了。这也提醒我们,地方扶贫资金的监管,在一些地方形同虚设。
扶贫资金不是 " 自留地 "" 唐僧肉 ", 扶贫资金更不能被 " 雁过拔毛 "。 公开报道显示,2016 年审计发现 1.5 亿扶贫资金被虚假冒领或违规使用。为此中央相关部门曾开展专项整理,从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目前来看,监管不力仍然是问题所在。
就本案而言,对当事人依法处理恐怕还不够,还应对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问责。此外还需从制度上堵住漏洞,让虚假、冒领等没那么容易得逞。
曹玉兵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