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史月 记者 安莹)女明星阿 sa 日前称进行了第二次的 " 冻卵 " 手术,坦言自己冻了 20 多颗卵子,称之所以选择二次冻卵是为了增加当妈妈的保障,多存一些更加稳妥。阿 Sa 冻卵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从徐静蕾到林志玲,冻卵似乎变成了一种风潮。冻卵技术是否成熟?目前存在哪些风险?
△视觉中国 供图
冻卵技术有一定进步,但还不够成熟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赵纯介绍,冷冻卵子,又称雪藏卵子,简单地说就是将母体健康时的卵子取出并冷冻,等到想生育时再解冻取用。
据了解,冷冻卵子最新的技术是玻璃化冷冻技术,就是把卵子放进高度浓缩的脱水冷冻保护液,然后立即投入 -196 ℃液氮中,进行冷冻保存。需要使用卵子时,再从液化氮中取出卵子复温,然后用培养液去除冷冻时的化学物质,把存活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培育成胚胎,随后选择发育正常的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中。
冻卵技术在近十年有一些进步,但尽管如此,相对于已较为成熟的精子冷冻和胚胎冷冻技术,卵子冷冻技术仍很稚嫩,远未成熟。目前采取的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冻卵,复苏率大概在 80%-90%,而且这还是建立在卵子年轻、技术达标的基础上。
主要适用于肿瘤病人生育力的保存
" 目前,冷冻技术主要用于已婚夫妇冷冻胚胎,其次适用于肿瘤等需要放化疗的病人提前取卵冷冻,以预防病人因治疗丧失生育能力或化疗药物影响卵子质量。" 赵纯强调,目前国内冻卵技术发展较快,但法律并不支持单身女性随意冻卵。
据介绍,冻卵技术的复苏成功率要比冻胚胎差得多。" 我们中心对取卵当天男方因紧急情况无法取精的患者或者取卵数超过 20 枚又不愿意将卵子全部使用的患者,进行冻卵手术,一年也不超过 20 个。" 赵纯提醒,作为病人应首选冷冻胚胎,因为胚胎比卵子更加 " 耐冻 ",冷冻胚胎解冻后也要比冻卵解冻后退化风险小很多。
" 不管怎样,正确的时间应该做正确的事。" 赵纯说,她提倡适龄女性以自然途径受孕,毕竟冻卵、冻胚胎都存在风险。冻卵的女性年龄以 25 岁至 35 岁为最佳,最好不要超过 40 岁。
选择冻卵面临诸多风险,仍需谨慎
对于没有配偶、无法取胚的单身女性而言,冻卵技术就相当于一个生育保险,或者说是卵子银行。虽然冻卵的流行从某种角度而言体现了女性婚姻、生育的自主权。但专家提示,选择冻卵面临诸多风险,仍需谨慎。冻卵首先要排卵,这就意味着要打很多的促排卵药,这是一个大剂量药物刺激的过程。另外还要面临麻醉手术和取卵手术的风险,不仅如此,冻卵的时间越久,效果越差,复苏率越低。
" 社会上流传一些说法认为,很多医院因为冻精、冻卵、冻胚胎库存放不下而偷偷销毁,这种概率很低。" 赵纯说,近年来,冻精、冻卵、冻胚胎的存量确实在增多,但销毁必须得到患者的授权,虽然冷冻前医院会和患者签定期保管协议,但还会有一部分患者 " 失联 " 或停止续交保管费用,面对这种情况,一般医院依旧会自费保存,因为冷冻的也是或者将来会是 " 生命 ",会有敬畏之心。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