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94 岁的梁魁依然保存着很多纪念章,解放东北纪念章、1945 — 1950 年解放奖章、南粤 " 七一 " 纪念奖章 …… 那些浓缩着梁魁一生经历的纪念章,都被他小心地保存在家中。当有访客拜访时,梁魁都会小心地把它们拿出来。光阴荏苒,沧海桑田,那些纪念章依旧闪亮,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梁魁的一生。
参加革命 历经战火硝烟
1926 年 2 月,梁魁出生在辽宁省康平县。1945 年参加革命,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 1955 年,梁魁任广州警备司令部警备科科长时留影。
晚年的梁魁,经常回忆他在参加解放沈阳战役中的一个片段。当时,任三营七连连长的梁魁带领全连战士与敌军交战。这一战从早晨打到天黑,他身边两个通信员与小炮班长当场牺牲,全连 170 多人只剩下不到 40 人。在战场上,梁魁带领战士带着炸药包从侧面躲过敌人的机枪扫射,将炸药包扔进敌人的碉堡里,成功炸毁了碉堡。
革命岁月深深铭刻在梁魁的记忆里,他身上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品质便是在那时炼就的。
骑单车跑工地 投身特区建设
1980 年,梁魁被组织安排来到深圳,担任深圳市建委副主任,主抓基础建设工作。初到深圳,条件很艰苦。梁魁住在招待所,单人床的床板不平,人一躺在上面,床的另一头就会翘起来,但艰苦的环境没有动摇他建设特区的决心。
▲梁魁(中)在建委期间接待澳大利亚客人并合影。
当时的梁魁,整天骑着单车跑工地,带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紧张地拆迁、设计和施工。为了修泥岗路的道牙,梁魁带着十几个人,推着小车,一边画线一边修。时值盛夏,大家顶着酷暑作业,一身泥土满身汗,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让特区变样,修好路造福市民。
" 那时我们都是没日没夜的干,工作十分艰苦,但一想到我们付出的心血都和深圳特区的土地、道路相连,都是为深圳市民谋福利,我们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梁魁表示。
▲ 1984 年,梁魁在深圳市建材工业公司办公室。
之后,他参与建设的泥岗路、笋岗路、深南路、滨河路逐渐形成规模,也为后来的北环大道、滨海大道、深南大道的建设和全线贯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与建设深南大道 提议修百米宽马路
最让梁魁难忘的是 1981 年建设深南大道的日子。为了不让飞扬的尘土把刚跨过罗湖桥的港商 " 呛回去 ",当时的市政府决定修建深南大道。
当时的深南大道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深南大道究竟要修多宽,大家心里都没底。在一次会议上,梁魁发言建议要修 100 米宽的马路。有人问,当时深圳市规划发展的人口为 50 万,用不了 100 米宽的路,何况当时深圳只有 3 万多人口,修一条百米宽的路,不太合适。
▲ 1994 年,离家 49 年后回沈阳老家与家乡人团聚(左三)。
但梁魁之所以建议修 100 米宽的路,是基于他在韶关钢铁厂主抓基建工作时的经验。他当时看到厂区路面太窄给后来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便意识到道路的修建,眼光要放长远。
深圳后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如今的大都市,宽阔的深南大道也成为深圳的一个象征。如今,梁魁对自己当初提出修建 100 米宽的建议感到颇为自豪。
如今的他,时常让家人开车带他在深南大道上溜一圈。走在自己曾经参与建设的大道上,看着无数的行人车辆在深南大道上穿梭,车上的他心里无比欣慰。梁魁说," 一想到曾为眼前这座城市付出心血,为深圳市民谋福利,我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人物档案】
梁魁,1926 年 2 月出生,1945 年参加革命,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 年至 1980 年,历任韶关钢铁厂党支书记、党委常委、副厂长。1980 任深圳市建委副主任,1982 年 4 月任深圳市特区建设公司办公室主任,1982 年 10 月任深圳市建材工业公司经理、党委书记。1986 年离休。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