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27
8000元借款变57万,小伙受了“套路贷”的害后又去坑别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冰 郭俊成 记者 何洁)原本是 " 套路贷 " 的受害者,贷款 8000 元 " 发酵 " 成了 57 万。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还清欠款后,竟然想着 " 套路 " 他人,主动当 " 套路贷 " 掮客,帮人贷款,后来干脆直接骗起了钱。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张家港检察院受理了这起案件。

为创业深陷套路贷,8000 元借款变 57 万

事情从 2013 年说起。还在上大学的田浩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萌生创业的想法。看到周围很多培训机构风生水起,自己是师范生,就也想创办个辅导班给学生做课外辅导。开班需要启动资金,无奈田浩手头只有生活费,资金紧张,家庭贫困,无力支持。于是,2014 年,他通过线上贷款平台贷到人民币 8000 元,用于租房、购买桌椅。然而,由于不善于营销宣传,田浩的辅导班没有招到一个学生,创业以失败告终。

由于没能按时还贷款,田浩的生活由此被打乱,催收人员不仅电话轰炸,甚至还到学校找他。" 贷款前,我想着每个月生活费节约点,培训班再赚点,总能还清的。没想到,逾期费每天就要 1% 的利息。" 田浩说,当时自己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不敢对家里说," 一是觉得丢人,二是认为自己能扛下来。"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催收人员的胁迫下,田浩不断向其他网络平台贷款,甚至写下了双倍借条。

借贷—还款—再借贷,田浩不断拆东墙补西墙,然而于事无补,雪球越滚越大,到 2015 年年底,8000 元借款发酵成了 57 万元。" 那段时间,电话一响,不用看手机,我就知道是要债的。手机里也都是催款信息,甚至还有恐吓信息。" 田浩称,催债电话一个接一个,催债手法层出不穷,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一天打几份工。省吃俭用强撑一年的结果是,到 2016 年年底,债款依旧近 60 万元," 只能还掉点利息。"

近 60 万元欠款像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身心俱疲的他最终不堪重负,将自己深陷 " 套路贷 " 一事告诉了父母。父母痛心之余,掏光了家底,拼凑了 20 万元,田浩又向朋友借了近 40 万元,终于还清了 " 套路贷 " 欠款。

为还朋友债款 ," 套路 " 他人

2016 年大学毕业,田浩受聘进入所在城市的一所中学,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向朋友的借款,虽然再不会像 " 套路贷 " 利滚利,但仍然是一笔巨额。几个朋友接连催债,而工资短期之内无法还清。于是,田浩将目光再次投向 " 套路贷 "。" 我被套路过,非常了解‘套路贷’,就想着兼职做贷款中介,赚取手续费。" 思前想后,田浩在某网络社交平台广泛发布贷款广告。

" 网上贷款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今年 4 月的一天,家在张家港市的女孩萍萍添加田浩 QQ 后询问道。田浩称,可以来想办法找一些审核比较宽松的平台贷款,但是萍萍的贷款得分一半给他。萍萍答应了。田浩帮助她分 3 次借款 5000 元。萍萍实际到手 3300 元,分了 1650 元给田浩。

对于田浩来说,此时的 1650 元根本是 " 杯水车薪 "。想到自己数次贷款被骗经历,他提议萍萍:" 这些钱够不够用?要不要再多借一些?"

萍萍同意再次贷款 18000 元。这次田浩要求先付 5300 元保证金。拿到钱的田浩知道谎言终将被拆穿,便将萍萍拉黑,直接将 5300 元据为己有。等不到贷款,萍萍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警方根据萍萍的聊天、转账记录、银行卡交易明细等锁定田浩,将其抓获。

经张家港市检察院审查,田浩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但情节轻微,本人无前科劣迹。其诈骗数额刚刚达到立案标准,案发后及时补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检察官先后向田浩所在学校及田浩户籍所在居委会,了解其一贯表现,并听取意见。综合考虑,对他依法作相对不起诉的决定。

" 我差点被‘套路贷’逼疯,是家人、朋友的帮助让我走出‘套路贷’。最艰难的日子我都挺过来了,实在不该迷了心窍,为了还钱再去套路他人贷款。" 田浩对 " 套路贷 " 痛恨至极,并称将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现身说法,让更多的人远离套路贷。(文中人名系化名)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