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蓝底白花,秀气典雅,传统的蓝印花布技艺带着新的花纹来到版博会,作为非遗项目,蓝布花纹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8 月 31 日— 9 月 1 日将举行第二届江苏(南京)版权贸易博览会,届时,会有二十多种新式蓝印花布花纹呈现,蓝白相间的美,一针一线的精致将在版博会上演艺术盛宴。
祥云、串珠 …… 蓝印花布的新面孔你爱了吗
说起蓝印花布,大家并不陌生,蓝色底纹的面料,配上简单的白色花纹。这项传统技艺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2006 年南通蓝印花布传统技艺入选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此次在版博会参展的南通本蓝工艺品有限公司是首批南通老字号单位,自清代至今已经有五代传人。
" 草木之本,翠青成蓝 ",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江荣介绍道,蓝印花布技艺前四代的传承基本是家族的传承,脉络清晰,现在已逐渐从家族传承走向社会传承," 现在通过和院校的合作,开展传统工艺进校园的体验,立足本地吸引中小学生的参与。"
△蓝印花布传统花纹
他表示,蓝印花布的一大特色就是纯手工,所有的印染技艺都是传统的手法,取材也是源自生活,染浆是黄豆粉和石灰,染料取材于蓝草叶子。根据当代的审美和实际需求,蓝印花布换了新面孔依然活跃在家居行业中,包括时装、家居、装饰用品等。
传统技艺遇上新时代审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错落有致的祥云,流线型的串珠、对称镂空树叶 …… 这次大约有 20 种新花样在版博会上展出," 我们希望让参观者看到蓝印花布的新面孔,在新花纹的开发中,我们还是坚持了传统技艺的保留,通过新花样的展出,希望让大家能够多了解蓝印花布。" 江荣说。
△蓝印花布新式花纹
更多新式花样,将在版博会期间一一和大家见面。
时间堆砌的技艺,数月时间完成一件作品
除了传统织染技艺,精细的刺绣手艺也将在版博会上展现它的魅力。仿真绣是苏绣的一个分支,2008 年南通仿真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然而熟知苏绣的人很多,了解仿真绣的人却很少。仿真绣也称沈绣,这得名于它的创始人——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寿。
沈绣传承人张蕾介绍道,沈绣是在苏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纯刺绣艺术表现,是在继承传统苏绣的基础上吸收西洋油画的用光、用色及明暗关系来表现作品,从不同角度观看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刺绣针法与绣线灵活运用的工艺美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门类。
△《腊梅山禽》绣品画稿
此次参展的《腊梅山禽》完成于 2019 年 8 月。绣品主要运用齐针斜绣、散套针法来表现山花、腊梅花的质感,配色清雅。山禽主要以擞和针、施毛针等针法绣之,神情逼真。" 绣品开始刺绣之前,需要经过画稿设计、针法设计、配线、绘制绣稿四个步骤,刺绣作品一般由一个人完成,腊梅山禽完成成品历时一个月,有些作品需要更长时间。"
△《锦绣呈祥》手工刺绣家纺
和蓝印花布一样,沈绣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参展的《锦绣呈祥》手工刺绣家纺床上用品。用红色来婚庆的主旋律,绣面有龙凤寓意吉祥如意,紫藤花和甜瓜取意瓜瓞绵绵,寓意爱情美满、幸福,子孙昌盛、兴旺、发达、延绵不断之意。针法主要采用平套针、抢针、散套、打籽等针法,工艺绣法上运用空水路、定金线等。龙凤以金、黄、粉、绿等颜色显现,突破传统颜色,设色雅致,绣面栩栩如生,给人温暖幸福之感。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