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张果老的坐骑毛驴,铁拐李的葫芦,何仙姑手持的莲花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次他们的法宝竟然凑在了一个只有手指大小的桃核上。是谁的 " 神仙 " 技艺?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云渡桃雕的传承人将带着这件 " 神仙 " 作品,来到第二届江苏(南京)版权贸易博览会。
△云渡桃雕 " 八仙法宝 " 受访者供图
桃核上的世界,两三刀即可成型
八仙法宝、十八罗汉、十二生肖等形象在桃核上栩栩如生,这些作品均出自云渡桃雕工艺美术师云沂先。他告诉记者,这些核桃只有几厘米大小,想要在上面雕刻精细的内容,需要花上好几天时间。
他介绍道,云渡桃雕是以桃核为原料,大多数选用的是山桃,因为质地比较坚硬,方便雕刻。雕刻者运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将桃核雕刻成各种工艺美术品。
云渡桃雕在泗阳县临河镇云渡村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至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泗阳县史称桃源县,因境内 " 夭桃千顷 " 而得名。经过世代相传,云渡桃雕种类不断增加,雕刻技法也日臻精湛,就形成了如今的云渡桃雕。
△十八罗汉串珠 受访者供图
云沂先和桃雕的不解之缘,来自于家庭的熏陶,他说小时候就看着爷爷雕刻,自己第一次尝试桃雕大概是在 10 岁,那时候也只是雕了一个外形。" 桃雕分为粗雕、中雕和精雕三种,粗雕只需大致轮廓。"
他说:" 桃雕作品从选择桃核开始,根据不同桃核的纹理,设计不同的雕刻形象。现在云渡雕刻技法分为浮雕和镂雕两种,此次参展的‘八仙法宝’是镂雕和浮雕的结合。这是比较精细的雕刻,花了两三天时间。"
早在十年前,云渡桃雕就已经被列入了省级非遗项目,云渡桃雕所在的乡镇连续 4 次被国家文化部门命名为 " 中国民间桃雕艺术之乡 "。
下笔就不能改的画,你见过吗?
民间高手云沂先玩转桃核,纪前才则在绘画方面展现出独有的天赋。和出身世家的云沂先不同,纪前才一直说自己是业余的,走上画画这条道路也纯属偶然。" 当时是哥哥初中去参加画画考试,没有通过,我觉得画画没有什么难的,就开始自己画,后来在电视上看到烙画很好看,就开始尝试学习,至今有十多年的时间了。"
△烙画作品 受访者供图
烙画又称火针刺绣、火笔画、烫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珍品,是用火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 烙画创作最难的就不是能修改,要把握火候、力度,做到意在笔先、落笔成型。"
憨态可掬的小狗,写意的山水画,遒劲的书法作品,这些都是纪前才的作品。这次版博会他也带来数十件作品,供大家欣赏。
在纪前才看来,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和色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他说:" 烙画有一种本色,很古朴,欣赏者也容易被这种特质吸引。"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