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为挤干医用耗材流通、使用等环节中的 " 水分 ", 8 月 30 日,南京市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率先建成以医用耗材治理为导向的阳光监管平台。
△南京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 市医保局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平台以全程监管、异常监察、重点监督、纪委再监督四个方面的监督为基础,实施 " 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结算、支付 " 全流程监控管理、阳光运行,将实现 " 降低价格、便企惠民、节约基金、规范行业 " 的治理工作目标,并且全年 365 天 24 小时全天候运行不间断。
该平台在全国率先集成融合医用耗材招采系统、医用耗材价格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保信息系统数据,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编码,完成各系统间数据汇集,实现各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
据介绍,平台有五大功能作用。包括监控医疗机构采购使用、监控配送企业保障供应、监控医保基金支付使用、监控资金集中结算、规范行业业务行为。医院自行采购医用耗材往往很难获得产品的实价,现在通过阳光监管平台,各类耗材在南京是什么价格,外地是什么价格都一一列举。
此前,南京市医保局组织过多次价格谈判。比如 8 月 16 日,牵头成立南京、淮安、泰州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城市联盟,组织开展全国首次普通耗材地区联盟带量集中采购,四类 14 个品种入围价格最高降幅 80.39%,南京市平均降幅 75.14%,为南京节省 3.64 亿元。平台中会对带量采购进行分析:降价前降价后的价格,采购的计划进度、完成进度都有详细的数据。
在规范行业业务行为方面,平台将及时发现医用耗材采购和使用环节中异常情况,并实时跟踪监测,为整治行业不正之风提供数据支撑。比如开了多少耗材,总共要多少钱,平台上会生成医生分析报告,并在全市形成排名,对异常行为系统会报警。阳光监管平台的上线,可以让医生不再多用耗材,而是专注于提高医疗服务。无论是医院、医生还是供货商,平台对这三类重点监控对象进行全方位监管。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11 月底,平台将实现二级医疗机构数据全部接入。到今年底,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平台的上线,将推动耗材规范化使用,避免乱用、滥用等情况发生。经过不断地价格谈判,也让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价格趋于合理化,让患者看得起病。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