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30
深晚报道| 首创!大学教授给高中生做导师 深大附中聘请14位深大专家教授做学生校外导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大学教授给高中生做导师?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畅想正式 " 落地 "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 " 深大附中 ")。8 月 30 日,深大附中举行聘任仪式,聘请 15 位深圳大学教师担任学生校外导师,这意味着深大附中的 " 双导师制项目式学习 " 培养模式由设想变成了现实。新学期伊始,该模式就将在深大附中 " 拿云直升班 " 和 " 拿云自主班 " 率先推行。将大学教师聘请为高中学生的校外导师,辅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这在深圳市高中学校中属首创。

▲深大附中校长刘为基为受聘教师颁发聘书

" ‘双导师制项目式学习’,顾名思义,为学生分别配备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个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主要是负责日常的管理和协调,校外导师具体负责周末的小课题项目研究指导工作。" 深大附中校长刘为基介绍说。据悉,此次深大附中聘请的 14 位校外导师来自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湾区研究院等 7 个院系,其中不乏教授。

据深大附中副校长刘书安介绍,新学期," 双导师制项目式学习 " 培养模式将在高一拿云直升班和拿云自主班的 86 位学生中推行。届时这些学生将按照学生自愿和班主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6-8 人划分成一个项目研究小组,由深大附中教师任校内导师,深大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利用校本课程、课余时间及周末节假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探究性课题研究等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深圳大学湾区研究院教授陆春萍是此次受聘的 15 位校外导师之一,在她看来,深大附中 " 双导师制项目式学习 " 培养模式的施行," 是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创新,对学生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参与课题研究,锻炼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大学阶段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大有裨益。" 同时陆春萍相信,此次受聘的校外导师都是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通过他们的课题带动,学生的视野也能得到很大的拓展 "。

记者了解到,在获得高中阶段自主招生的资格之后,深大附中不仅在自主招生模式上采用独创的 "631" 模式(中考成绩占 60%,学校组织的自主能力测试占 30%,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即地理与生物(合卷)成绩占 10%),还为这批自主招生的学生准备好了一套完整的培养计划,此次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标志着这一培养计划的正式 " 落地 "。深大附中期望借由这一创新型的培养模式,依托深圳大学的雄厚教育资源,为学子成长成才搭建更好的育人平台。

深圳晚报记者 刘小涛

相关标签

深圳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