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新学期伊始,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所有教师聚集一堂,先当 " 学生 ",聆听了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荆志强带来的《幸福地做教师》讲座,该校校长杜小宜也做了专题讲座《好课堂与教师成长》,各学科老师分别阐述阶段成果,请来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林炳雄、李富贵博士点评。
当天的活动从杜小宜的专题讲座《好课堂与教师成长》开始,杜小宜讲起了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祖庆的故事,阐述了其立足课堂、深耕课堂、钻研课堂而不断超越自我的名师成长历程,以此勉励老师们要走出 " 舒适区 ",勇于挑战自己,用正确的方法主动成长;克服倦怠,加强学习,反思梳理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以此经过长久的沉潜和自我超越的疼痛,真正成长起来。
随后,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第三次 " 课堂革命 " 学科变式研讨会开始,语文科组等各学科代表依据该校 " 在生活中体验 在创造中发展 " 的办学理念,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在学校 " 生活化课堂七步走 " 教学基本式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本学科践行 " 生活教育 " 形成学科变式的背景情况、依据理论和阶段成果。
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林炳雄、李富贵博士在仔细聆听汇报后,赞扬了螺岭在 " 课堂革命 " 工作中先行先试、勇于担当的精神,充分肯定了各学科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所做的努力。
林林炳雄指出,还应该继续深化学科基本式的教学实践,梳理教学各步骤的内在逻辑,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形成不同学段的变式。
李富贵准备了题为《课堂革命:教学模式的重构》的微讲座,从 " 为什么重构?" 这一问题入手,根据罗湖区育人模式改革的需要详细讲解了教学模式的内涵外延,结合各学科汇报的情况,他建议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坚持以学为中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用 " 互联网 +" 的思维重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罗湖区课改的示范者、引领者。
当天下午 2 点半,全国生本教育实践名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荆志强为螺岭教师带来《幸福地做教师》专题讲座。
荆志强从当前教学工作中 " 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 " 的现状出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鲜活真实的教育事例,讲述着自己扎根课堂,不断成长的教改历程。
最后,他强调爱生就是最大的 " 生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用爱心浸润孩子的心灵,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整场讲座掌声不断、笑声不停," 荆院长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接地气,整个报告包含了荆副院长几十年践行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以柔性化管理、激励性课堂赋能教育,触及教育的本质,洋溢着他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情怀。我们要以 " 课堂革命 " 工作为切入口,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善于反思总结课堂实践。借专家的引领,着力打造爱的校园,把我们个人努力的音符融入学校的育人交响曲,成就幸福满满的教育人生。"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张冠群如此总结。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章伟 周红霞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