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 日,第四届 " 诺奖经济学家论坛 " 在广州举行。会上,哈啰出行研发副总裁任亮亮受邀发表演讲,介绍哈啰出行如何通过技术增效降本,以及更好地服务用户。随后他与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 罗默,复旦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等知名学者展开圆桌对话。哈啰出行以技术创造真正价值的理念,获得众多嘉宾的称赞。
此次论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 罗默以及多位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围绕 "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经济与新未来——企业多领域潜能与价值平衡 " 的主题,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发展动向,剖析新周期下中国的创新驱动型经济。
任亮亮表示,哈啰出行的创业团队,超过一半是做技术出身的。他直言,哈啰出行极度依赖技术。" 我们怀着朴素的价值观,认为一定要通过技术,为用户、企业、社会等创造真正的价值。" 在他看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如果不创造价值,企业肯定没有持续的竞争力。
任亮亮在演讲中介绍了 8 月底哈啰出行发布的 " 哈啰大脑 2.0",阐释技术是如何助力企业发展的。一直以来,哈啰单车的平台都有大量用户反馈的车辆故障信息,开始时准确率只约为 40%。这浪费了运维人员的时间精力,而哈啰出行还得支付这部分工资。任亮亮表示,通过算法," 哈啰大脑 " 能有效识别用户报障真实性,有效过滤大量错误报障信息,由此准确率提升至接近 90%,而节省的金额则达到每月 1000 万元。这就是不断进化的 " 哈啰大脑 " 带来的蜕变。
" 再看智能调度,我们已可做到接近实时预判并调度前往某一地方的单车。" 任亮亮说,如果某个区域单车数量即将发生变化,比如说有一批车辆正被用户骑过去,系统也能很快重新派单。
受益于 " 哈啰大脑 2.0" 的智能调度功能,哈啰单车的翻台率持续提升。据任亮亮透露,广州哈啰单车每天的翻台率已超过 10 次。而哈啰单车的城市单次峰值更是曾高达 18 次 / 天,校园车峰值曾高达 36 次 / 天。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责编 陈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