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9-04
深晚报道丨龙岗区三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认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8 月 30 日,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简称 " 龙岗区三院 ")胸痛中心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被推荐参加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成为龙岗中部区域首家达到省级胸痛中心建设标准要求的公立医院。

据了解,早在 2018 年 8 月 13 日,龙岗区三院胸痛中心就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建设就通过了省级认证,这是该院举全院之力共同努力的结果,与胸痛中心成立之初就作为一项 " 院长工程 " 来抓密不可分。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气胸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绿色通道,其建设主要依靠各方面资源的优化整合,龙岗区三院在观念、行动上紧跟现代胸痛中心发展的步伐,院长和业务院长主抓,举全院之力,建设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力争简化、缩短常规诊疗程序和时间,导诊、分诊、挂号、收费、化验、诊断、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的流程。实地考核时,评审专家随机抽考医务人员、及行政后勤人员对于胸痛病人的救治常识和流程,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按照流程图进行临床诊疗等,并现场观摩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急诊科门口的保安面对评审专家的连环追问,他对答如流,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精确到了数字,这得益于平时的苦练 " 内功 "。

胸痛中心的建设重在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流程的优化和顺利执行,以及临床工作模式的更新。一方面,龙岗区三院不断整合院内资源,由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牵头,联合放射科、超声影像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构建胸痛中心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位;另一方面,该院大力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快速诊断与处理,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分类。

从胸痛的诊断和规范化处理流程开始,龙岗三院胸痛中心在逐渐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规范化处理能力明显提升。作为胸痛中心的核心科室,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的紧密合作十分重要。心血管内科主任付刚带领团队承担起会诊、培训的多项工作,定期组织联合例会、质控会、病例分析会,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做到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及时有效的转诊治疗。

今年 6 月申请胸痛中心省级认证时起,该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就没有准时下过班。136 项建设材料, 20 多个流程图,要不断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反复修改,将线性进行的流程多环节优化,部分改为并行等方式,缩短流程时间,达到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此外,龙岗区三院与深圳市急救中心签订了共建胸痛中心的协议,实现院前急救系统与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以及医院内部的多学科合作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院内胸痛急救绿色通道运行通畅,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远程会诊,通过无缝隙连接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患者黄金 120 分钟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

今后,龙岗区三院将进一步规范胸痛中心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急性胸痛的救治能力,推动学科发展并加强区域协同救治工作,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治服务。借助移动医疗物联网技术,该院胸痛中心将深化各类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筛查、快速救治、健康管理咨询与指导,更大程度的发挥胸痛中心的优势。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黎娜 编辑 高申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