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慢性病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 和 " 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与社区推广专业委员会 "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以下简称为 " 北中医深圳医院 ")成立,截止目前,共 6 个省级和 7 个市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落户北中医深圳医院。
其中," 慢性病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 主任委员由北中医深圳医院副院长陈国姿担任," 中医特色技术应用与社区推广专业委员会 " 主任委员由北中医深圳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毅华担任,她也是深圳市唯一一个护理出身的省级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 慢性病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发挥中医在慢性病预防中的主导、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以及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陈国姿说。
据悉,两个省级专业委员会的同时落户,为龙岗的慢病管理和中医特色技术推广带来新契机,也为龙岗争创全国中医药服务示范典型提供支撑。
北中医深圳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岗将通过两个专委会的技术力量搭建慢病营养与康复和中医特色技术推广平台,加大中医知识普及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加大与名校之间的合作以提升学术水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中医药高端人才加入慢病营养与康复和中医特色技术服务中,让深圳东部居民享受到一流的中医诊疗技术。
此外,以打造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为契机,2019 年上半年,龙岗全区中医处方数 558 万张,中医药治疗率达 40%,两项指标位居全市首位。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三甲中医院,北中医深圳医院拥有临床医技科室 50 多个,开放床位 500 张,成立了王琦、唐祖宣、吕景山等 3 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引进了国家级、省级等 10 个高水平医学团队。当前,龙岗正在筹建北中医深圳医院新医疗综合大楼,建筑面积 9 万平方米,床位规模 600 张,并在未来成立中医医疗集团和龙岗中医医联体,以构建多元化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目前,北中医深圳医院通过搭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治未病网络,慢病管理大数据等平台,初步形成了中医慢病管理和中医特色技术服务体系,让百姓不出门,即可享受到优质的中医优质诊疗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朱秋雨 刘婷婷 编辑 高申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