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9-09
深晚报道 | 乡音暖人心,深圳宝安首创“调解员乡音方言库”助市民维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外来人口众多,发生矛盾纠纷时,外来人员对调解员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信任,认为调解员会袒护本地的机构或本地人,为矛盾纠纷的化解带来难度。在一些涉及大龄外来人口、少数民族的纠纷中,顺畅沟通也成为调解中的一大难题。

9 月 9 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司法局了解到,为更好地促进沟通,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宝安区司法局首创 " 调解员乡音方言库 ",在乡音方言库中甄别最匹配的方言调解员协助参与调解,温暖矛盾纠纷当事人和家属。

因公司未购买医保,深圳一男子住院不能报销引纠纷

2019 年 6 月,王某在出租屋突发脑溢血,目前在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在此之前的两年,王某一直在深圳福永街道某装卸服务公司工作。由于该公司未为王某购买医疗保险,导致王某无法享受深圳的医疗保障政策,家庭难以承担巨额医疗费用,拖欠近 30 万元医疗费。

王某家人认为,公司应为其未为王某购买医疗保险这一行为负责,因此,本可由医保承担的部分应由公司承担。公司方却表示,他们并非有意不为王某购买医保,而是申请为王某购买医保时发现无法购买,具体无法购买的原因未知,因此公司不应承担责任。双方多次协商,都未有结果。

▲调解员到医院与王某沟通。

同乡调解员用方言调解 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9 月 4 日,宝安区司法局调解员介入调解。了解到王某日常使用方言,不太擅长说普通话,于是从 " 调解员乡音方言库 " 中找到一位汉中籍的调解员协助调解。连续几天,福永街道调委会首席人民调解员徐戬与方言调解员来到宝安区人民医院与王某及其家人沟通纠纷细节,详细了解其诉求,并与该装卸服务公司取得联系。

9 月 6 日,根据调解法有关规定,经王某申请,由其家人代其参加在福永街道举行的调解会。调解过程中,针对王某与装卸服务有限公司之间的劳资纠纷诉求,双方进行了充分的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福永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整个调解会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会后,调解会参加人员均在调解笔录上进行了签字确认,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最终,纠纷双方在平等友好协商情况下,基于法律达成调解协议。当天下午,调解员徐戬与方言调解员来到宝安区人民医院,医生确认王某处于清醒状态后,他对调解协议内容进行了确认。

像这样成功调解的案例,在宝安区还有很多。据了解," 调解员乡音方言库 " 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调解过程中语言沟通的难题,另一方面,调解员以老乡身份介入,增加了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亲密度和信任感,更好地推进了调解的进程。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司新宣 宝安区司法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