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通讯员 李心建 李丽 记者 黄艳 王玉秋晨 文 / 摄)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 !9 月 10 日教师节当天,南京市玄武区举办新名校建设暨教育集团发展媒体见面会。宣布九中、十三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长江路小学、成贤街小学、小营小学分别作为牵头学校组建 7 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同时通报首批(即 2018 年-2022 年)重点建设的新名校。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局长陈发山说,玄武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先后制定实施《玄武区新名校发展计划(2018 年-2022 年)》《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集团建设的指导意见》。
来看看这些新名校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沈峰介绍,首批(即 2018 年-2022 年)重点建设的新名校,是根据区域已有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在每个街道再建设 1 — 3 所义务教育新名校,以使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分布更为合理,内涵发展更为凸显,整体提升玄武教育在全省、全市的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街口片区(街道):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梅园片区(街道):南京市小营小学、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玄武门片区(街道):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玄武湖片区(街道):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
锁金片区(街道):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
红山片区(街道):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南京市立贤小学
孝陵卫片区(街道):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原孝陵卫中心小学)、南京市弘光中学
重点实施 " 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新名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实施新名校骨干教师区域签约培养计划,每所新名校签约人数不低于校内骨干教师的 30%。实施名特优教师引进专项计划,重点向新名校倾斜,集聚基础教育领域拔尖人才,加速提升新名校名特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实施新名校学科建设计划,发挥区域内优质学科组的引领辐射作用,对新名校相应学科组进行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到 2022 年,新培养及引进省特级教师 10 名,省辖市骨干教师 20 名;培育 10 个市级优秀学科教研组,每所新名校新培育 1-2 个区级优秀学科教研组。实现省特级教师及省辖市骨干教师覆盖 50% 新名校,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所有新名校学科全覆盖;市级优秀学科教研组 50% 的新名校占比达 20% — 30%,区级优秀学科教研组所有新名校占比不低于 30%。
二是实施新名校名校长专业化发展工程 。制定实施《玄武区中小学校校长专业化发展评估办法》,强化对新名校校长的结果运用。到 2022 年,在新名校中培育 5 名南京市名校长。
三是实施新名校教育内涵再提升工程 。实施新名校质量提升 " 一校一策 " 行动计划,成立新名校教学质量提升专家指导委员会,整体规划新名校质量提升的奋斗目标与实施方案。推进新名校管理专业化行动,实施区教育局班子成员责任区制度,组建新名校精细化管理指导工作组。完善区域质量监测与指导机制,加强对新名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研发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
四是实施新名校课改水平提升工程 。推进新名校特色品牌建设。将新名校特色文化建设和课程品质提升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核心策略,聘请专家组成 " 新名校发展智库 ",对每一所新名校进行逐一诊断,着力课程基地或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打造 " 名教师、名课程 ",推动学校形成一校一品、各具特色、各显风采的新名校文化架构。打造新名校智慧校园数字化课程环境,提升指向未来的课程实施水平。到 2022 年,所有新名校均建设为省或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五是实施新名校影响力提升工程 。积极推进多种形式合作、交流办学。以国际知名学校为参照,以京、沪、粤、浙、苏知名学校为标杆,发挥区内传统名校和知名大学的品牌效应;通过建立国际友好校、品牌联盟校、名校托管校、高校合作校等方式,推动新名校的内涵发展和社会形象与影响力的提升。到 2022 年,通过五项工程的实施,增强新名校对全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整体提升社会对新名校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的知晓率、认可度及社会美誉度。
将成立 " 玄武区新名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新名校发展计划的有效实施。
每年安排 1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名校名特优教师(校长)引进与培育、课程建设、内涵提升、教育宣传等方面。对于新引进的国家 " 万人计划 " 教育领军人才、省特级教师、省辖市名校长等高层次教育人才,提供 100 平米左右的人才公寓,免费居住 5 年。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列入发展计划的新名校,通过扩大办学用地、抗震加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功能设施完备的生态校园、人文校园。
七大名校领衔教育集团
玄武区根据全区各中小学综合发展水平、社会影响力以及集团建设需要,按照 " 统筹安排,全员覆盖,规模相当 " 的组建原则,九中、十三中、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长江路小学、成贤街小学、小营小学分别作为牵头学校组建 7 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每个教育集团由 5 — 6 所成员学校组成。
集团五大任务:
一是聚力办学思想提炼。推动集团成员学校科学提炼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的鲜明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提炼集团和成员学校独有的校训校风,并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管理活动过程之中,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聚力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集团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发展与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班主任工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稳步建构集团和成员学校 " 仁爱、博学、优雅、善思 " 的教师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三是聚力课程体系建设。推进集团成员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实施,开发建设、实施具有学校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重点聚焦国家基础性课程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课程文化和质量文化凸显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四是聚力现代学校治理。构建现代学校制度,重点聚焦教师专业化成长、课程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与实施,推进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是聚力智慧教育实践。推进集团成员学校积极探索 " 互联网 + 教育 ",创新教与学的方式,重点聚焦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评价、教育科研等,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行教育局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每个教育集团成立 " 集团理事会 "。区教育局成立 " 玄武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
区教育局每年安排 50 万元用于教育集团学校建设。
教育集团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纳入《玄武区中小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对校长、教师实施奖励。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