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的孩子不会剥鸡蛋?这件在老一辈人眼里的 " 奇闻 ",真的发生了。
最近,贵州贵阳某学校七年级语文老师郑志雄发现,45 个学生中,有 39 个没有吃早餐盒里的鸡蛋。看着这一堆鸡蛋,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都吃不上一个鸡蛋。郑志雄把剩下的鸡蛋全都收集起来分发给学生们,把语文课改成了 " 鸡蛋了解课 "。然而,他惊讶地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剥鸡蛋 ……
郑老师的行为,受到网友们的一致认可,不少人在为这位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点赞的同时,更生气吐槽:" 鸡蛋都不会剥?家里有矿?"
前段时间,杭州一中学三成初一新生不会穿鞋带,当时就有网友展开了辩论,有人说 " 巨婴 ",有人却说 " 正常 "。
究竟是 " 巨婴 "OR" 正常 "?下面这些你一定曾看到、听到过:
出于心疼,一些家长忍不住包办:吃饭我来喂,衣服我来穿,书包我来背 …… 不少家长秉持 " 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不用学做家务 "," 生活技能又不考,干嘛要学?" 等观念,大包大揽。
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在家长眼中成为孩子的 " 负担 "。
这些现象,已经折射了青少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原因:在 " 唯分数论 " 的观念下,成绩好、考上一所好学校,成了对一名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
但,纵使成为学霸又能如何?
孩子被父母的爱囚禁在一定范围内,一则被剥夺了成长锻炼的机会,在心理上变得依赖、懦弱;二则无形中还会形成 " 劳动低贱 " 等错误观念。
这次,郑老师教的不是教学大纲、标准答案、中心思想 …… 而是灵魂、是精神。但家长缺位的生活教育,不该全靠老师一人完成。学习之外,更要有生活教育。
那些叫嚣着家里有多少房子,多少存款,多少产业,可以养活儿女一辈子的父母们, 与其授子与鱼,不如授子于渔。
莫让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家里有矿也不行。
ZAKER 南京评论员 灵灵妖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