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09-13
最感人的中秋祝福!他收到一封400公里外寄来的手写感谢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益)9 月 13 日是中秋佳节,放假前夕,江苏南京的桑道春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贺信。信来自 400 多公里外的江西都昌,写信的是他资助的贫困学生小冯,小冯家中还有一个妹妹,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活。在了解到他们的难处后,桑道春已经连续资助了兄妹俩 4 年。而小冯也非常勤奋努力,今年中考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今年中秋前桑道春收到的小冯的信

中秋前夕收到手写感谢信,这已是第四封

9 月 11 日晚上,桑道春收到了一封手写的信件,信纸是一张作业纸,黑色的字迹工整隽秀。写信的是一个名叫小冯的少年,他在信中说,一年未见仍记得桑道春的鼓励,现在就读的高中同学都很优秀,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但他也会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差距。" 随着年龄及知识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赚钱的不易,但您仍然愿意资助我,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叔叔。"

△去年清明,桑道春和小冯的合影

小冯是桑道春帮助的一名贫困学生,他每年都会为小冯和他的妹妹提供 7000 元左右的资助。" 对我来说,这些钱并不足道,是我力所能及的,但是没想到这个孩子这么懂事。" 桑道春说,在众多的中秋节祝福短信中,这封手写信特别让他感动,而这也是少年写来的第四封信,前几封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感情。

△一年前小冯的来信,字迹还略显稚嫩

" 比较让我吃惊的是,第一封来信的字迹还只能说是比较清晰,后面几封进步了很多,可以看出他在各个方面都有努力。" 更让他欣喜的是,今年中考小冯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

连续四年资助兄妹俩," 有能力会一直帮助他 "

江金霞是小冯现在就读的都昌第一中学的老师,也是都昌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6 年,在七年级(初中一年级)开学前,桑道春联系上她,说希望资助两个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

△之前小冯写的信

" 小冯兄妹俩是我们协会了解下来家庭条件比较差的,父母都有残疾,一家五口靠政府的补贴维持生活,有个哥哥小学念完就外出打工养家了。孩子连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兄妹俩特别是哥哥,成绩很不错。但低保这些补贴难以满足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需要。" 江老师说,一套教辅书的钱他们可能都要省很久才能拿出来。

江老师介绍,当他们把兄妹俩的相关情况发过去后,开学前两天,桑道春就汇来了第一笔 7000 元的助学金,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今年金额增加到了一万元。两个孩子在学习上也很努力,特别是哥哥小冯成绩很好。" 初中时在学校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今年中考分数也很高。" 她表示,在日常近距离接触后她发现,除了学习,这几年小冯长高也长胖了不少,谈话中也能感受到他非常要强,也很懂事。

去年 3 月份,小冯主动写了第一封信,由她转交给桑道春,表达感谢。" 这份反馈让我也很感动,以后有能力我会一直帮助他们。" 桑道春说道。

助学是受到身边人的感染,也希望更多人投身公益

桑道春现在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也是民建南京市鼓楼区综合五支部的主委。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四年前之所以会产生资助贫困学生的想法,除了小冯的境遇让他回想起了自己上学时的艰苦,也是受到了身边人的感染。" 我们有个名为思源工程的公益项目,每年大家都会踊跃地捐款。"

" 去年我们支部募集了 16000 多元的捐款,一部分用来帮助南京一些高校的贫困学生,一部分对口扶贫援助了贵州。" 他介绍说,还有很多捐资助学的案例。" 比如我们有一个叫陈捷的会员,之前去贵州支教了一个暑假,回来以后一直记挂着当地的一个小女孩,今年开始每年都会为她提供一笔助学金,还成立了一个‘后援团’,从学习、生活各方面照顾孩子。" 他希望也可以有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中。

(受访人供图 编辑 张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