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钱念秋 文 / 摄)当非遗传承人遇上中秋节,会擦出什么火花?
中秋节,大家爱吃的月饼,你知道 100 多年前的月饼模具长啥样吗?
△布贴画:中秋家宴
9 月 13 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里,非遗传承人们捧出了精心制作的中秋节作品:葫芦画《玉兔星月中》《吉祥大团圆》、布贴画《中秋宴》、木雕《嫦娥奔月》《花好月圆》、绳结《兔子与月饼》…… 这些绝活,让观众忍不住点赞。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小长假三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都正常开放,三天都有公益演出。
葫芦上绘画,月亮玉兔齐活
" 哇,这不是玉兔捣药吗?好可爱。" 在葫芦画传承人张苗的展位前,观众们的目光被葫芦画《玉兔星月中》吸引了。
△葫芦画作品:吉祥玉兔星月中
细细看去,《玉兔星月中》分两面,一面是正在捣药的玉兔,另一面则是浩渺的星空,看上去还挺惊艳。" 这是我徒弟设计的,因为传说中,月宫中不仅有嫦娥,还有捣药的玉兔。" 张苗介绍说。
张苗手中忙碌的则是《吉祥大团圆》。这个葫芦画上,有金色、黄色、蓝色三轮月亮,月亮下是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海宝 ……" 三轮月亮,每一轮寓意都不一样。金色的月亮里写的是作品名,蓝色的月亮寓意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张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件作品想表达的是一种快乐的心情,已经画了一个礼拜,目前已近尾声。
木头刻乾坤,一刀一刀都关情
木雕大师万桂明和常慧君,也捧出了中秋相关作品。万桂明把楠榆木根雕刻成了《嫦娥奔月》,而常慧君则在笔筒上作文章,雕刻了《花好月圆》。
△根雕作品:嫦娥奔月
根雕《嫦娥奔月》由一件几百年的老楠榆木整体雕刻成。复杂的树根底部如祥云,吃了仙药的嫦娥,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 这件作品一次头雕好花了一两个月,一点点修了快三年。" 万桂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木雕作品:花好月圆
木雕《花好月圆》采用的是大红酸枝木。在一朵盛开的牡丹花上,一轮明月照在上空。" 这件作品的寓意是我们的生活,花好月圆,日子越过越好。" 常慧君说,这件作品她雕了一个月,因为大红酸枝木的硬度高,所以雕刻的进度比较慢,尤其是花和叶,要一点点镂空才行。
绳子结的月饼,问你传神不传神?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习俗。在绳结传承人汤虹的展位前,大耳朵兔子手里捧着一个月饼,它的面前还摆着豆沙、蛋黄、抹茶三个月饼。乍一看,这三个月饼还挺传神。" 厉害了,绳子还能结出月饼!" 观众们好奇。
△中国结作品:玉兔和月饼
这件作品名字叫《兔子与月饼》。" 让绳子变魔法,结出 3D 立体效果作品,确实不容易。" 汤虹说,她说,这件作品采用了斜捲结技艺,最难结的是月饼。结月饼的时候,要先一片片地编织,而后分别组合在一起。组合的时候要恰到好处才行。
车马炮,百年前的月饼模子长这样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龙梅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月饼最初为圆形,形如满月,表示团圆。
" 现在市场上,各种造型的月饼让人看花眼;其实,在清代,月饼花样已经非常多了。" 徐龙梅向现代快报记者展示了该馆珍藏的 3 件月饼模子。仔细看,每一件月饼模子上的花纹都不一样,有暗八仙,有传统花纹,还有中国象棋。暗八仙,就是把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曹国舅等八位神仙的神器雕刻在模子上,制作出来的月饼,就是这些纹饰,个个寓意都很吉祥,吃这些月饼意思就是把福气吃到了。
最有意思的是车马炮,这个的月饼模子,表现了 100 多年前文人雅士的情趣。" 如果赢了,就把输的人的月饼吃了。很特别。" 徐龙梅说。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