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9-18
深晚报道 | 从回收课间餐牛奶盒做起! 翠外少先队向罗湖小学生发出垃圾回收环保倡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17 日,在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内,已经进行了三四年回收牛奶盒行动的少先队员成了 " 主角 "。

这场 " 以盒为贵领拾尚,回收牛奶盒及塑料资源 " 的环保倡议活动上,翠外学子以演出舞台剧、邀请嘉宾进行圆桌会谈、带领大家参观校环保站等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学校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决心,呼吁小学生回收课间餐奶盒、不使用塑料吸管等环保行为。

该活动由罗湖区教育局、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及罗湖区少工委共同主办,由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 " 翠外 ")协办。

圆桌会谈中,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区城管局副局长魏明来、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石淳就翠外开展的此项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共青团罗湖区委副书记张乐及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廖莎呼吁各校辅导员也加入到垃圾分类教育的志愿队伍中来。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孔文东表示," 翠竹遵守的规则不仅仅是’小小垃圾,大大能量’,更是‘小小活动,大大教育’。" 其着重强调了翠竹的垃圾分类活动是着眼于教育的,主要体现在:普及化、课程化、专业化这三方面。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教师黄稳分享了自己倡导垃圾分类的初衷与历史,是该校首先发掘了课间奶盒回收这一学校范围内可行切入点。

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则强调,回收垃圾的本质在于让这些可回收垃圾回归自然。为了调动少年儿童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刘永清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比如把垃圾分类做成各种有趣的活动或课程,并发动全区中小学参与进来。

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石淳称赞翠外的奶盒回收主题活动,认为该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少先队活动 " 组织教育 "" 自主教育 "" 实践活动 " 三大特点。

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吴健升认为,翠外的奶盒回收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这并非是校园环保活动,而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社区内居民垃圾分类活动暂时还没全面到位的情况下,少年儿童可以发动家长参与进来,从而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

罗湖区城管局副局长魏明来着重强调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的难度。他认为,学校作为链接家庭和社区的重要纽带,搭建起了双方联动的桥梁,有利于督促社区居民将垃圾分类做得更到位。

他透露,城管部门建立了大数据平台,对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人数以及垃圾减量程度等数据一一记录在案。

据悉,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是罗湖区 " 垃圾减量分类示范校 ",翠外少先队大队曾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的 " 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 " 的荣誉称号。

少先队大队现已经率先实现每月约四万多个课间餐牛奶盒回收,并通过社区少工委将此活动辐射到社区家庭。同时,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协同深圳市城管局开设便捷的回收点,打通回收渠道以确保回收的利乐盒得到有效利用。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 罗易 李芷暄 杨岚 蔡诗毓 文 / 图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