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圳未来建成 " 城市文明典范 " 和 " 民生幸福标杆 " 的战略定位,以及 " 率先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的发展目标。
▲深圳图书馆已成为深圳市民最喜爱的公共阅读空间之一
9 月 19 日下午,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说," 图书馆之城 " 建设与这些定位和目标密切相关,《意见》给深圳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深圳图书馆明亮的内部空间
张岩表示,经过 16 年的探索与深耕,深圳已建立起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绿色共享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未来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围绕全会的战略部署,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深入推进 " 图书馆之城 " 建设,在体系化、法制化、平台化、智慧化、融合发展、文化引领等领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成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图书馆系统。
▲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介绍接下来的重点举措
张岩透露,接下来的重点举措包括:打造示范性的总分馆体系,创新公共图书馆体制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推进紧密型垂直总分馆建设。打造示范性的基层图书馆,深入推进 " 公共图书馆提升工程 ",提升全市基层图书馆设施品质与公众形象。修订推行高标准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为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未来先行示范提供有力的法制政策保障。打造智慧型场馆和服务体系,拓展智慧型服务网点,与智慧城市发展互融互通;高标准建设深圳第二图书馆,构建新型 " 图书馆之城 " 网络数据中心、智能化文献中心,支撑全市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文献智能存储与高效调配。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加强大湾区城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共享、阅读推广联动和联合参考咨询,开展大湾区图书馆人才互访与文化交流,推进港澳台居民申办的大陆居民证直接作为 " 图书馆之城 " 读者证的应用。
▲深圳图书馆推出的多项创新服务、智慧服务,深受市民欢迎
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惠便捷性,继续推进自助图书馆设备与模式更新,以及网点布局的优化更新;推出 " 鹏城励读证 " 计划,在全城推行 " 免证免押 " 借书服务,以及二维码读者证和移动支付在全城公共图书馆的应用。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引领作用,立体化深入推广经典阅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阅读风尚,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丰富 " 深圳学派 " 文献资源,打造城市学术文化高地;打造示范性 " 深圳记忆 " 项目,加强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保存、开发和宣传推广,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形象与软实力。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