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吴昌硕以其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感召力,深刻影响了 20 世纪以来的书画艺术与审美。9 月 20 日,由深圳博物馆联合浙江省博物馆与西泠印社共同举办的 " 金石笔墨文人心——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 " 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 A 区)开幕,展览将持续至 11 月 17 日,免费对外开放。
本次展览遴选 144 件组书画篆刻艺术精品,如《酸寒尉像图轴》《谭复堂填词图轴》《墨松图轴》等,吴昌硕 " 与古为徒 " 的坚守和 " 与古为新 " 的特质跃然纸上。这是深圳博物馆 " 近现代书画名家 " 系列艺术展之一,也是深圳书画爱好者期盼已久的一次大展。
吴昌硕(1844~1927)为浙江安吉人,他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以及海上画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尤以石鼓篆书、金石花卉和治印享誉艺林。
吴昌硕生于书香世家,少年漂泊动荡,中年惨淡为官,晚年沪上鬻艺,交游名家无数。他以高古朴茂之美开晚清印学新风,沉雄厚重的金石笔墨一振清末民初纤秀清逸之气,为中国近现代书画篆刻艺术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此次展览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 " 求艺东南 "。这个时期吴昌硕在 " 诗书画印 " 四大领域均有涉及,早期作品以 " 摹古 " 为主。浙江博物馆的珍藏——任伯年写生吴昌硕的 " 酸寒尉像 " 也在展览之列。
第二部分为动荡中的变化 " 自我探索 "。该部分以艺术家 55 岁前后为分界。其作品的构图章法,下笔用墨已基本成熟,诗文创作、金石书法技艺都颇有境界,尤其是对《石鼓文》的研究已臻成熟,逐渐呈现出鲜明的吴昌硕特色。
第三部分为上海时期的 " 艺术丰收 ",是吴昌硕 69 岁到 84 岁的阶段。这个时期吴昌硕正式定居沪上,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艺术进入丰收期,成就一代宗师,大部分成名作均在这个时期完成。本次展出的篆体《西泠印社记》是 1914 年西泠印社成立十周年,吴昌硕作为首任社长亲自撰书的。今天杭州西湖孤山上的同名石碑,就是根据这件作品刻出的,一直被西泠印社视若珍宝,价值极高。
第四部分为 " 篆刻大师吴昌硕 "。除了多方吴昌硕的刻印外,还有他用过的珍贵汉砖砚。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摄影 冯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