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盐田区 2017 年优秀高层次教师人才,现任乐群小学质量管理中心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小学语文学科省级骨干教师、抚顺市生产科研一线高端人才、抚顺市首届模范班主任、抚顺市研究型名师、抚顺市模范教师、抚顺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抚顺市 " 十二五 " 规划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获奖者。
主题式跨学科整合课程让学生营养更均衡
到深圳后,张宏投身到了学校主题式跨学科整合课程(TCI)的研究中。所谓 TCI 课程,就是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让与这个课题相关的科目教师组合在一起,组织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同时教师在 " 预习引思、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 的教学流程中关注学生素养的提升和能力的形成。在 TCI 研究中,不同科目老师需要通过合作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整合课程,以 " 主题 " 引领经过整合的多学科课程。
以张宏的《二十四节气之春》一课为例,这个研究主题结合了语文、美术和信息技术 3 个学科的内容。张宏首先带领学生了解 "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做课题的时候恰逢惊蛰,她和其他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去插秧,让学生体验 " 春耕 ",同时搜寻与春天相关的古诗词。随后,通过诗词让学生联想到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从而融入美术课程,鼓励学生尝试 " 画春 "。在经历前期调查、交流和探究之后,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得到展示,这时信息技术老师就会 " 登场 ",教学生们利用 iPad 制作展示课件。张宏说,通过 3 个学科的融合,学生对于二十四节气有了全面的掌握," 老师不用再进行过多的讲解,学生们已经了解了全部的知识 "。
张宏认为,国家基础课程是学生基本的 " 一日三餐 ",而 TCI 课程就像 " 五谷杂粮 ",能够进一步帮学生补充营养,从而达到粗细兼有,营养均衡的效果。TCI 课程让学生从不同学科中汲取多种知识及素养,培养了孩子的探究、合作、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同时,跨学科教学也在鞭策老师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她认为,这不仅是为学生 " 加餐 ",也让老师丰富了自己的 " 库存 "。
让阅读成为 " 生命的水 "
从事语文教学 20 年,张宏一直在思考——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得到的答案是教会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识字、组词、造句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通过阅读去开阔眼界,进一步丰富知识和阅历。
" 如果基础课程是主食,校本课程是加餐,那么阅读应该是水。" 张宏这样理解阅读的重要性,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喝水,阅读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少华丽、高深的词汇,而是要让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表达。书读的越多,越懂得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出发去分析问题。在课堂上,张宏会特别鼓励孩子提出一些新颖、奇特的想法,这种个性化的表达说明学生已经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值得被鼓励和保护。
除了课堂学习,考试也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乐群小学实行全学科的 "631" 考试模式,即 60% 的卷面成绩,30% 的综合测评成绩,10% 的平时学业成绩,其中 30% 成绩的测试内容有很大的灵活性。张宏带领语文科组的老师们把阅读融入其中,通过 " 阅读达人分享会 " 等主题活动,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们主动阅读、主动探究,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继而提升了综合素养。同时,她认为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孩子进入中学后,即使学习难度增加,孩子也能通过之前的知识积累和好的学习习惯,更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难度和教学节奏,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她希望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把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变成生命所必需的水,不用刻意地强调,而是成为本能的需要。
乐群实验小学校长王树宏这样评价, 张宏老师有人文情怀和教育智慧,是该校教师践行生态教育的典范,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先锋。她的 E 生态课堂人人参与,尊重差异,跨界整合,真正实现了让每个生命和谐生长、自由舒展;她的主题式跨学科整合课程实践,真正让学习与生活联结,让各学科联结,让学习真实发生。可以说,张宏是培养走向世界的乐群少年的优秀引领者。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通讯员 魏秧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