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9-26
深晚报道|深圳河国考断面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深圳水务集团开启厂网河一体化全要素治水新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从深圳水务集团获悉,深圳河流域实现全要素治理,深圳河口断面主要指标持续好转。截至 9 月底 , 深圳河国考断面氨氮平均浓度 1.71mg/l,总磷平均浓度 0.25mg/l,达到地表水 V 类标准。

率先实行 " 厂网河 " 全要素治理

在罗湖区嘉宾桥北侧的蔡屋围泵站里,3 台潜水泵机正高效运行着,通过其提升,可将笔架山河箱涵中的污水提升至滨河水质净化厂内处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等全面优于地表 V 类的尾水,作为生态补水排放到福田河和新洲河,最终汇入深圳河湾。

这一过程中的运行情况和监测结果,连同深圳河流域深圳境内 187.5 平方公里上所有污水泵站、水质净化厂、分散式处理设施、重要闸门、关键水质断面信息都传递到几公里之外的深圳水务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实现 " 厂网河 " 全要素全面统筹。

走进深圳水务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一张巨大的屏幕上密布的信息,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忙碌和繁华。全市的污水管线、泵站、水质净化厂等运行情况,都可以在这里快速掌握,根据需要进行处置和调度。综合调度信息平台是调度指挥中心的 " 大脑 "。深圳水务集团生产运营部部长邹启贤介绍,这一平台涵盖了 8 大功能模块,能全面支撑供排水监测、爆管感知、防洪排涝、漏损分析等业务。

2018 年,深圳水务集团承担了深圳河流域的统筹管理重任。为加快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夺取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胜利,深圳市推行了 "4+1" 工作模式,即 4 个流域下沉督办协调组及 1 个监测监管保障组。

为确保国考断面达标,深圳水务集团在推进深圳河流域治理中坚持将以流域作为完整的系统单元,遵循水文循环规律,构建流域一张信息网络,打造流域一个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流域内排水设施的整体能力,提高流域污水收集、输送与处理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地消减入河污染量。

积极推广流域全要素一体化治河新模式

2018 年,深圳水务集团承担了深圳河流域的统筹管理重任。为加快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夺取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胜利,深圳市推行了 "4+1" 工作模式,即 4 个流域下沉督办协调组及 1 个监测监管保障组。其中,深圳河流域由深圳水务集团董事长胡嘉东担任组长,为各项工作系统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据深圳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水务集团将 2019 年定为 " 标准建设年 ",目前正积极做好深圳河流域治理工作经验固化,计划用几年时间初步形成一系列标准化技术指引。为强化设施联动,深圳水务集团积极推行深圳河流域 " 厂网河 " 全要素治理,确保调度源头管控、过程调控、结果可控。

在设施能力建设层面,按照旱季全兜底、雨季截初雨的原则,以实现处理能力匹配、互联互通保障为目标,形成在市政和小区污水管渠建设、截污设施建设、暗涵整治、水质净化厂扩能提标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在运行调度层面,按照全流域精准调度、高效联动为原则,以源头管控、过程调控、结果可控为目标,形成全要素调度、流域监测、小流域精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程。通过流域治理标准化建设,将进一步夯实深圳河流域治水工作成效,为深圳市其他流域的治理提供良好的经验样本。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通讯员 陶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