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03
深晚报道|光明区组织辖区学校召开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 强化防艾宣教前线阵地作战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据相关资料统计,当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每年全国约有 3000 名新发感染艾滋病的学生,学生艾滋病患者感染年龄低,治疗周期长,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如何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之能在步入社会后有效远离艾滋病,对有效防控艾滋流行、应对感染人群低龄化趋势有着积极意义,这对作为艾防工作前线阵地的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9 月 27 日 , 光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辖区初中以上学校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者召开工作会议,提高校园对防艾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

会上,区疾控中心组织校园防艾工作者集体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 十三五 " 行动计划》以及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强调在健全校园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工作会商机制的重要性,并指出学校是防艾工作的重要宣教阵地,是切断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一环。

据悉,光明区已基本建立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机制和学校艾滋病防控机制,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各学校得到广泛深入开展,防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防艾成效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

会议要求,各学校首先要充分认识防艾工作的重要性,保证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及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并将防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专题部署,总结经验,提升防艾工作质量;要进一步整合学校健康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健康教育队伍作用,加大力度强化防控、宣传能力,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性道德、性责任、拒绝和预防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从多个方面下功夫,努力突破防艾工作瓶颈;要巩固和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防艾宣传工作上做到 " 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特点,把防艾内容形成常态化教育,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其次,要加强防艾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化认识,建立学校艾滋病预防长效机制,保证学生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要不断提高学生健康防护意识和认知水平 , 共抗艾滋,共护生命,真正达到校园 " 零艾滋零性病 " 的防艾目标。

深圳晚报记者 刘云惠里 通讯员 王铁兵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