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8 日,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诞生了。他们分别是詹姆斯 · 皮布尔斯、米歇尔 · 马约尔和迪迪埃 · 奎洛兹。其中,詹姆斯对宇宙演化过程有了诸多理论发现。而米歇尔和迪迪埃则发现一颗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他们将分享 900 万瑞典克朗(约 697 万人民币)的奖金。
詹姆斯 · 皮布尔斯 1935 年 4 月 25 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尼伯市,1958 年在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 1962 年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他致力于研究宇宙学,并且对暗物质有着较大的兴趣。
詹姆斯 · 皮布尔斯 / 图片来源于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What might we learn from lines of research that are off the beaten track? They check accepted ideas, always a Good Thing, and there is the chance Nature has prepared yet another surprise for us.(我们可以从非常规的研究中学到什么 ? 他们检查已被接受的思想,这想来是一件好事,而且很可能大自然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另一个惊喜。)
—— James Peebles
宇宙并不是静止与永恒的,今天的宇宙和过去不一样,和未来的也不同。基本上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彼此,也在远离我们。那么年轻时候的宇宙长什么样呢?詹姆斯带我们探究答案。
背景辐射 / 图片来源于诺贝尔奖官网,果壳 luna 翻译
在美国天文学家捕获宇宙诞生时的光的同时,他们还捕获到了一些 " 噪音 "。
不仅如此,
从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宇宙中存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宇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提供更多的引力,将星系束缚在一起,让其不至于因为旋转速度太快而解体。
暗物质与暗能量 / 图片来源于诺贝尔奖官网,果壳 luna 翻译
在詹姆斯 · 皮布尔斯之前,科学家们曾认为这些物质可能由中微粒子构成。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微粒子的速度过快,接近光速,并不能够对物质起到束缚的作用。
根据爱因斯坦的的广义相对论,空间的几何形状与引力有关——宇宙所含的质量与能量越多,空间就越弯曲。在质量和能量的某个临界点,宇宙刚刚好不弯曲。在这样的宇宙中,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通常被称为平直宇宙。我们的宇宙就属于平直宇宙。
然而,我们的宇宙中,能满足临界值的物质只占 31%。剩余的 69% 仍旧不知所终。
米歇尔 · 马约尔 1942 年出生于瑞士洛桑。1971 年获得瑞士日内瓦大学博士,现为日内瓦大学的荣誉教授。迪迪埃 · 奎洛兹曾是米歇尔亲带的博士生,现为日内瓦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授。
米歇尔 · 马约尔(左)和迪迪埃 · 奎洛兹(右)/ 图片来源于日内瓦大学官网
No one knew whether exoplanets existed or not. (没有人知道系外行星是否存在。)
—— Michel Mayor
当米歇尔开始他的探索之旅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知道系外行星的追寻是否永远是徒劳,系外行星的搜索也并不是天文学学术界的主流。
当行星绕着恒星转时,恒星也会相应地作细微的运动——它们都在绕着引力中心运转。例如,从地球上看太阳,恒星会在视线方向上前后运动。这种前后运动的速度,我们称之为视向速度。这样的视向速度可以协助我们发现新行星。问题就在于,视向速度往往很慢,需要用到十分灵敏的器材才能观测到。
飞马座 51b/ 图片来源于诺贝尔奖官网
在 " 光纤能提高设备对光的灵敏度 " 这一理论的启发下,新的光谱仪终于在 1994 年的春天完成了。紧接着,
令人惊奇的是,新发现的行星,虽然个头巨大,但是只需要 4 天时间,它就能完成一圈公转。相比之下,木星的个头也很巨大,然而却需要将近 12 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圈公转。
这次发现无疑是天文学上的一场革命,是米歇尔和迪迪埃推动了系外行星搜寻的热潮。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便能发现另外一颗 " 地球 ",敲开宇宙邻居的大门。
2018 年,美国科学家亚瑟 • 阿斯金(ArthurAshkin)、法国科学家杰哈 • 莫罗(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 • 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获奖,理由是 " 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
2017 年,三名美国科学家雷纳 • 韦斯、基普 • 索恩和巴里 • 巴里什获奖,理由是 " 在 LIGO 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 "。
2016 年,三位英美科学家大卫 • 索利斯、邓肯 • 霍尔丹、迈克尔 • 科斯特利茨获奖,理由是 " 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 "。
2015 年,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与加拿大科学家阿瑟 • 麦克唐纳获奖,理由是 " 发现中 2000 字走近物理诺奖: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宇宙将何去何从?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
2014 年,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获奖,理由是 " 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的新型节能光源 "。
1. 诺贝尔官网: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9/popular-information/
3. 普林斯顿大学官网:https://phy.princeton.edu/people/p-james-peebles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李文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