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然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 2019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于 10 月 14 日至 17 日在深圳举办。
▲智慧海洋工程。
据悉,本届海博会重点设置了 "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海洋经济成就展 " 展区。此次成就展将系统展示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天鲲号 " 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海洋糖库、海洋动物新型抗菌肽、中法海洋卫星 …… 一大批 " 大国重器 " 和高新技术研发成果将集中亮相。
下海有 " 利器 "
2012 年 6 月,马里亚纳海。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沟创造了下潜 7062 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这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在本届海博会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亮相成就展,公众可现场一睹其风采。
与蛟龙号一起亮相的还有 " 深海勇士号 " 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是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作业能力达到水下 4500 米,在技术上引领国际载人潜水器的发展趋势,全面应用国产化技术和装备。
说完载人潜水器,再来看看无人潜水器。成就展上,海龙系列和潜龙系列水下机器人将共同登上成就展的舞台。" 海龙二号 " 无人遥控潜水器可用于 3500 米以内大洋海底调查," 海龙三号 " 无人缆控潜水器最大作业水深 6000 米," 海龙 11000" 设计最大工作深度为 1.1 万米,突破了传统缆控无人潜水器模式。而 " 潜龙一号 " 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实用型 6000 米无缆水下机器人深海装备," 潜龙二号 " 针对多金属硫化物矿区需求研制," 潜龙三号 " 以完成大洋申请矿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任务为主要目标,具备多种探测功能。
▲天鲲号。
船舶是开展海洋调查作业的重要基础平台,在海洋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潜水器,一大批新型智能化船舶也将在展会上一展风姿,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专用母船 " 深海一号 "、" 雪龙 " 和 " 雪龙 2" 号极地破冰船两兄弟、" 天鲲号 " 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 LNG 船 " 大鹏昊 "、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综合性远洋科考船 " 大洋一号 "、2 万吨载重吨的多用途冰级船 " 永盛 " 轮等。
海中有 " 宝藏 "
海洋是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品种多样的海洋生物成为药物开发的重要源泉。在本次成就展上,一大批海洋生物医药和保健品成果集中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探索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首次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和应用开发技术体系,构建了由 21 个系列、300 余个寡糖组成的世界首个海洋糖库,并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等 4 个新药。藻酸双酯钠是我国上市海洋药物生产规模最大的品种,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自投产面市后,总产值已超过 70 亿元。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研发的 " 龙须菜寡糖制备技术 ",利用深海特殊酶系,一步法生产特定聚合度的寡糖,挖掘出其在农作物栽培、皮肤护理、健康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功效,形成 11 项直接相关专利。
针对我国养殖业抗生素污染问题,厦门大学率先开展了海洋动物新型抗菌肽系列研究,其成果对多种水产病原菌、耐药菌、真菌、病毒等都具有显著抗性。
每年肆虐山东江苏两地的浒苔,如今也有了新用途。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浒苔粉用于动物饲料,适口性好,提高抗病能力,是一种优质的畜禽和水产养殖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海洋石油 286 深水工程船。
在本次成就展上,公众还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来自深海海底的矿物样品。我国至今已在太平洋申请获得了 3 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发权的多金属结核资源矿区。中国大洋协会先后对中西太平洋五座海山链富钴结壳资源分布情况开展了系统调查,并于 2014 年申请在西太平洋海山获得了 3000 平方公里富钴结壳资源矿区。同时,中国大洋协会还申请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 1 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
天上有 " 神器 "
在成就展上,不仅有探海神器和深海资源利用新产品,还有来自高空支撑海洋发展的高科技卫星。
2018 年 9 月 7 日," 海洋一号 C" 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的新时代,目前在轨运行。" 海洋一号 C" 卫星是 " 海洋一号 " 系列的第三颗卫星,该卫星配置了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海岸带成像仪、紫外成像仪、星上定标光谱仪、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 5 大载荷,可为海上溢油探测提供有效观测数据,并进一步提高我国近海高浑浊水体的大气校正精度,从而提升水色要素反演产品的准确度,为海洋应急监测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海洋 2 号。
2018 年 10 月 25 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 " 海洋二号 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海洋二号 B" 卫星是 " 海洋二号 A" 卫星的后续星,也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的首颗星,主要遥感载荷有微波散射计、微波扫描辐射计和雷达高度计等,是目前在轨利用单一卫星平台获取海洋动力环境信息最多的卫星。
2018 年 10 月 29 日,中法海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是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方负责提供卫星平台、海风观测载荷以及发射测控,法方负责提供海浪观测载荷。中法海洋卫星装载有两台新型微波雷达,其中由我国研制的新型微波散射计能够对海面风速和风向进行高精度观测,具有大尺度、全天时、全球观测的特点,能够对海面台风等海洋环境监测发挥独特的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