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维权——四川绵阳的卢某在初中毕业八年后,还是忘不掉当时的班主任用脏话辱骂自己,甚至因此无法入睡。今年 9 月开学前,他在班级群里控诉班主任 " 作恶太多 ",被该老师踢出群,愤而在微博上进行举报。之后,当地教育部门撤销了这名教师的一切行政职务,并调离原所在中学。
该新闻很快上了热搜,很多网友在留言中表示自己也曾受过老师的伤害。而卢某自控性较强、" 力度 " 慢慢升级的维权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信也能给为人师表者带来诸多启示。
那些骂起人来特别狠的老师,无论课上得多好,多能出成绩,也会被学生在心里拉黑,得不到该有的尊重与爱。而动辄用言辞责骂甚至辱骂学生,小到会毁了一个孩子对该门学科的兴趣,大到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养成。
这并不夸张。
除了父母,老师常常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陪伴者和教导者,他们传递知识,也用品格力量影响学生。被尊敬的老师所影响和感染,从而改变人生之路的感人事例很多。
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被用来形容良好的熏陶与教育,也是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美好向往。称职的教师不但要术业专精,还需职业道德在线,并拥有健康稳定的性格。
一方面,因为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至深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成年人,假如做出伤害学生的行为,无论是侮辱性的言辞,还是超过限度的体罚,后者其实很难有还手之力。
然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容易被测量,职业道德却极难被评估,既没法通过考试或测试被准确知悉,有时还能伪装。
那些出口伤人的老师,无论是不是真的为学生好,其实都不算合格。
适当惩罚学生,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是要将有心教育与发泄个人情绪相区分。
值得一提的是,与多年后采取不正当手段报复当年伤害过自己的老师相比,通过正当渠道维权,从而让当事人受到应有惩罚,让受害人得到心理抚慰,才是正确路径。
ZAKER 南京评论员 宗青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