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11
深晚报道|国际友人东湖街道开讲一对老外夫妇60余载的中国情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11 日下午,罗湖区东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街道党校举办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讲座,主题是 " 一对老外夫妇 60 余载的中国情怀 ",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友人阳和平讲述他父母心中的中国。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原巡视员张和平、东湖街道工作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近 50 人聆听了讲座。

受《红星照耀中国》影响

一对老外夫妇改变初心来到了延安

阳和平 ( Dr. Fred Engst ) ,毕业于美国罗格斯 ( Rutgers ) 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阳和平系美籍农业专家阳早 ( Sid Engst ) 与寒春 ( Joan Hinton ) 的长子。

讲座中,阳和平以父母阳早和寒春在新中国成立前来到中国工作生活 60 余载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在中国工作生活 30 多年的经历与感受,讲述了他们一家人与红色中国的传奇经历。

早在 1948 年,美国夫妇阳早和寒春,因为阅读了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而来到中国延安,在中国工作生活了 60 余载,经历了中国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却不改初心,一心一意地从事畜牧业,从改善奶牛的品种到研发各种机械化农具,饲养奶牛。曾有人曾称赞阳早、寒春是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具有奶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中国 " 绿卡 " 第一人

对中国独有情愫

据阳和平介绍,其母亲寒春原名琼 · 辛顿,1921 年 4 月 20 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她是曼哈顿计划中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曾做过费米的助手,并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

其母亲作为第一个拿到中国 " 绿卡 " 的美国人,她享受的待遇很高,却始终居住在牛场破旧的平房里。2004 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了中国首张 " 绿卡 "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这名 83 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出入境管理处,有记者问她, 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 我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要回美国?

由此可见,阳早和寒春夫妇俩是深爱着中国这片热土,已经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和人民生活之中,对红星照耀下中国的独有情愫。阳和平透露,两位老人生前说过,他们吃了中国人 2 万斤粮食,做了一点有益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应该的。最后,两位老人先后在中国离世并安葬在牛场。

一生与奶牛相伴

不断进行农业实践

阳和平说,其父母阳早和寒春耗尽毕生精力主要做了两件事:推进中国的养牛机械化和牛种改良。奶牛场的几乎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其父母的智慧和心血。

母亲把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功底和精神用到了养牛机械化设备研制上,由她研制的直冷式奶罐,填补了当时的国内空白。其父母研制的奶牛场成套设备、牛场设计和实验项目在全国许多奶牛场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奶牛饲养机械化。

1949 年前夕,其父母赶着 83 头荷兰奶牛从延安来到位于陕北和内蒙古交界的三边牧场,对牛进行改良。4 年后,他们又带着 1000 多头牛落户西安草滩农场,并在那里度过 13 年时光。后其父母迁到了北京市昌平小王庄的农机试验站奶牛场,一呆就是 60 余年。

阳和平也谈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他认为,年轻一代的中国青年,更应该对党忠诚、爱国敬业,为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尽心尽责,奉献力量。

当天,东湖街道与会者都感觉受益良多,充分感受到了国际友人对我们国家浓浓的情谊,感受到不一样的爱国情怀。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吴奋生 文 / 图

相关标签

东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