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晶晶 吴瑾 记者 严君臣)小区门口散步突遇路灯倾倒,七旬老人遭遇飞来横祸多处骨折。近两万元损失索赔无果,老人一纸诉状将小区物业公司、路灯工程承包公司以及路灯的生产、安装商三家公司告上法庭。10 月 16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日前,海安市人民法院高新区法庭审结了这起健康权纠纷。
小区散步遭遇 " 飞来横祸 "
2018 年 2 月 28 日上午九时许,丁某正在小区西大门门前悠闲散步,不料小区道路西侧一根路灯杆突然倾倒,年事已高的丁某躲闪不及,被路灯杆砸中头部并摔倒。
万幸的是,丁某经抢救生命并无大碍,但因这场事故致使其颈椎骨折、右 3、4 肋骨骨折并有脑震荡,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才能完全康复。此后,丁某及家人多次与小区物业公司、路灯工程承包公司协商赔偿事宜,但均遭到拒绝。
协商过程中,丁某获悉案涉路灯的安装工程被路灯工程承包公司发包给了扬州的一家路灯生产、安装公司。愤懑之下丁某只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家单位互相 " 踢皮球 "
2019 年 4 月,海安法院受理了此起健康权纠纷。丁某在起诉时申请对伤残情况、护理期限及人数等事项进行司法鉴定,鉴定完成后,丁某明确了各项损失的范围、数额及计算方法。9 月 3 日,海安法院高新区法庭正式开庭审理该案,庭前原、被告一致同意先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丁某要求三被告赔偿其因路灯砸伤所造成的各项损失合计 19652.64 元。对此,第一被告物业公司辩称,路灯砸伤丁某的原因主要是路灯基础不牢,不符合规范要求,与物业公司在路灯上悬挂红幅无关。第二被告路灯工程承包公司认为其也不是侵权人,理由是该路灯工程已通过招投标由第三被告承接。作为路灯的生产、安装商第三被告辩称其虽然从第二被告手上承接了这个项目,但该项目已经通过相关责任人验收,工程质量也符合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事发时案涉路灯已经超过了保修期。
眼见三被告在法庭上玩着 " 互踢皮球 " 的游戏,均不同意承担责任,原告丁某怒火中烧,调解工作举步维艰。
分头调解理清责任
面对上述情况,承办法官史友军决定采取 " 背靠背 " 方式分头调解。一方面劝说原告因此事故受损是事实,但希望其能够与被告友好协商,促成纠纷的快速处置,使自己早日得到赔偿。另一方面从侵权责任法角度分析,希望三被告实事求是,合理划分各自的责任。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调解劝说,物业公司认识到其利用路灯杆悬挂横幅与本起事故发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且物业公司没有及时对小区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路灯生产、安装商也承认在路灯及配套设施的安装中存在一定的瑕疵,愿意适当对丁某进行赔偿。最终,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物业公司赔偿原告丁某各项损失合计 12000 元,被告路灯生产、安装商赔偿丁某 7000 元,此起健康权纠纷成功化解。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