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18
深晚报道|引领超滑技术步入产业新时代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在坪山落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16 日上午,第二届超滑国际研讨会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揭牌仪式在坪山区举行,这也是超滑国际研讨会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指导,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共同协办。

会议邀请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前校长、以色列基金会(ISF)主席 Joseph Klafter,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美国科学院院士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Gabriel Aeppli,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伟强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深圳市科创委副主任钟海等市、区领导出席,150 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高校学生参加了会议。李卓文副秘书长和坪山区副区长陈华平分别发表致辞。随后,领导们一同上台为超滑所进行揭牌。同时,Joseph Klafter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等被正式聘用为超滑所顾问,Joseph Klafter 担任顾问委员会主任。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深圳市委市政府正按照国家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 战略部署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关键、" 卡脖子 " 的领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项目,以推动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创新创业之都,超滑技术正是面向未来、能够培育全新产业的颠覆性技术和源头创新技术,将努力为超滑技术等源头创新技术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陈华平副区长介绍到,截至 8 月份,坪山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 604.24 亿元,增长 3.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653.69 亿元,增长 6.1%,其中,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 292.47 亿元、70.18 亿元、152.04 亿元,分别增长 6.7%、18%、8.8%。

据悉,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团队,是一支汇集国内外超滑领域著名学者、跨学科高级人才的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国际化研发团队。郑泉水教授已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名单,有望成为首位在坪山区发展成长起来的中科院院士。自 2008 年以来,郑泉水教授团队不仅在结构超滑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国际领先地位,也在全球范围率先进行着结构超滑技术的专利布局和原型样机研发。到今天,已经到了产生基于结构超滑的颠覆性、源头创新性重大技术的前夜,我国则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有可能对国家和人类产生深远且重大影响的历史性机遇。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 " 超滑所 ")在坪山落地,标志着结构超滑技术正逐步从基础研究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超滑所预计 5 年内可申请专利 120 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 50 项,并开发出至少 2 款基于超滑技术的原型样机。

自 2015 年以来,坪山区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市科创委等单位,共同争取市政府在项目落地、项目建设运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最终使得该项目在坪山落户。超滑所在坪山落地,是坪山高新区作为深圳国家高新区两大核心园区之一,为实现深圳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以及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一次积极探索,是对提升坪山区乃至全市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快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全新产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及标志性意义。

近年来,坪山区正全力打造优质创新生态体系,对标世界一流园区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加大高端创新要素和重点项目引进力度,推动创新坪山建设全面提质增速。先后完成澳大利亚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MTTI)建设,推动申报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完成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相关平台建设,推动 1-2 项新药研发项目进入临床研究;完成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项目建设,筹备申请国家级研究平台;完成超滑所设备采购、人才配备;加快推动赛诺菲巴斯德合作建设疫苗创新中心、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和基地分平台、坪山高新区产学研基地、坪山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平台建设。

推动国内首家第三方商用密码检测机构在坪山成功试点,并将探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密码应用示范区。在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合作,按照香港养和医院模式,引进香港名医诊疗中心,打造国际标准的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平台;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训和产业转化机制,建设希玛眼科大湾区总部及高端眼科医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等一批高端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创新平台共计 102 个(国家级 4 个、省级 23 个、市级 44 个、区级 14 个、院士及博士站点、实践基地 17 个),坪山将持续引入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深圳打造 " 高质量发展高地 " 贡献坪山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余俊杰

相关标签

清华大学 粤港澳大湾区 基础研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