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0-24
如何让农路一直美如画?南京溧水试点“护路员”呵护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金秋十月,开车行驶在南京溧水区,柏油路盘旋有致,两侧山丘上树林、灌木黄的红的层林尽染,成片的野雏菊、粉黛乱子草,把大地装点地丰富多彩。如何让这样的农路景色一直美下去?10 月 24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溧水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对全区 1330 公里 " 健康绿道 " 建立了 " 大养护 " 机制,试点 " 护路员 " 制度。目前,已经实现了县道优良路率达 99.8%,乡、村道优良路率率达 95.8%。

溧水区交通运输局工程科工作人员翁盼介绍,溧水自 2013 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迄今已经建成了 " 一环四轴六片多连 " 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其中黑色化的沥青路面有 877 公里,但随着道路等级的提高,管养问题也愈发严重。

" 乡村道路以前都是由村里管理,提档后大多变成了沥青路,一些超限超载的大车多了起来,容易出现破损。如果要维修,还需要制定专业维修方案和设备,村里管不了也没有能力维修。" 翁盼解释。

为了确保 " 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溧水建立了 " 大建设 "" 大路政 " " 大养护 " 的管理机制,明确了乡村道以街镇为主体、交运局主管的管养责任体系。为了弥补路政月查、管养周查的频次不足,还在晶桥镇遴选了 14 名护路员进行试点,每人负责 10-15 公里的道路,每周至少巡查 3 次,配合交警、路政人员进行道路巡查、矛盾的协调。

曹玉霖就是参与首批试点的一名护路员。他的工作方式,就是通过手机上 " 溧水交通运输行业治理 "app,对每次巡查的情况进行汇报。

今年 3 月份,他在巡查中发现,无想景观大道与竹海大道交叉口处,因山洪爆发导致涵洞受损,出现重大安全隐患。他立即打开 app,把受损路段拍照上传。涵洞维修工艺复杂,农路办把这一问题上报给了区交运局。交运局随即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进行临时加固和交通管制,并下单给维修单位进行维修,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 以前一起沥青道路的维修,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现在只要接到通知,一周以内就能修完,设备、材料都是现成的。" 翁盼说,到今年年底,溧水将把护路员制度推广到全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溧水打造的 1330 公里 " 健康绿道 ",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串联起了区内主要景区、美丽乡村、特色田园村,促进了全域旅游的发展。2018 年,溧水接待游客 1000 万人次,吸引了人员、资金、技术向农村回流,带动了黑莓、草莓等特色产业发展。" 健康绿道 " 成为溧水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溧水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