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 文 见习记者 刘畅 / 摄)10 月 25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公建中心获悉,上午 10:30,南京和燕路过江隧道盾构始发暨南京长江五桥夹江隧道右线贯通仪式,在和燕路隧道始发区顺利举行。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承江宣布和燕路过江隧道左线盾构 " 复兴号 " 正式始发、五桥夹江隧道右线盾构 " 新时代号 " 顺利接收,标志着和燕路隧道工程进入盾构掘进的攻坚阶段,长江五桥夹江隧道成功刷新南京过江盾构隧道直径的纪录。
和燕路过江隧道位于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是国内第一条一次穿越多种复杂地质条件,且水深最大的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其中左线盾构隧道长约 2965m,开挖直径 15.07m。项目建成后将与浦仪公路相接,对促进八卦洲、浦口、仪征、江南区域间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隧道盾构掘进将穿越砂层、上软下硬、全断面岩层、破碎带、岩溶区等地层,施工风险极高,隧道最大水压高达 0.79MPa,对盾构机密封系统及机体的耐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项目启动以来,市公建中心针对盾构区间复杂多变地质条件,聘请了国外专业的咨询,对盾构设备实施设计、制造监造管理;同时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的指导下,超前开展地面岩溶探测,并在国内首次为盾构机首次研发安装了超前钻探等关键设备,为攻克复杂地质的难题做好了充分准备。另外,用于和燕过江隧道右线盾构的 " 振兴号 " 已完成刀盘的整体吊装,将按计划于年底正式始发。
南京长江五桥起自浦口区五里桥,以三塔组合梁斜拉桥形式跨越主江,采用 15.46m 超大直径盾构下穿夹江,接已建成的江山大街青奥轴线地下工程,其中,夹江隧道盾构段全长 1159m,为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公路盾构隧道。项目建成后对于实现南京拥江发展、加快江北新区建设、疏解主城过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路网等意义重大。
自 2018 年 12 月 26 日五桥夹江隧道右线隧道始发以来,市公建中心组织参建各方开展了 " 盾构隧道建养全周期耐久性研究 " 以及 " 复杂周边环境下盾构接收技术研究 " 等多项技术攻关。国内首次采用高精度激光跟踪仪测量管片拼装精度;开发利用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控制管片沉降、上浮,破解了国内大直径盾构施工行业诸多技术难题,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积累并提供了宝贵经验。经监控、测量确认,右线盾构掘进过程中,夹江两岸大堤的最大沉降仅为 4mm;盾构接收引起的地面最大沉降小于 1cm,周边建筑物未发生变形。右线成型隧道管片最大错台小于 15mm,未有渗漏现象,实体质量优于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目前盾构机的拆解工作将有序进行,预计下月开始左线盾构的组装,2020 年初左线盾构始发。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