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院未来怎么发展?深圳吹响 " 集结号 ",邀请全国各地院长一起 " 头脑风暴 "。10 月 26 日,由深圳市卫健委指导,市医院协会主办的 2019 深圳医院大会在罗湖拉开帷幕,这也是深圳首次举办的医院大会,重点聚焦医院发展之路。记者获悉,深圳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初见成效,通过试行药品集中采购和公立医院价格改革,每年为患者减负 7 亿元。
据了解,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 20 个省市医院协会负责人参会,其中 89 家医院的 183 名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等出席会议。大会主要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院质量管理、人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战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等议题开展。
▲大会现场
深圳自 2010 年开展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今年又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城市,近年来,深圳医院改革取得不少成绩。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深圳率先试行药品 GPO 集中采购改革和取消耗材加成,大幅度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分三步调整 2568 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 " 含量 " 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在优化医院收费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每年为患者减轻负担 7 亿元左右。此外,9 家医院实施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付费改革。
数据显示,2018 年,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占总收入比例 31.18%,较 2009 年提升 12.72 个百分点;公立医院药占从 2009 年的 39.41% 下降到 2018 年的 23.83%。2018 年,深圳市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下降至 19.13%,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 248.87 元,次均住院费用为 11353.35 元,低于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平均水平,医院收支结构逐步向好,患者也少负担、更健康。
此外,在公立医院发展上,一方面深圳通过 " 强基层 ",总结推广罗湖医改经验,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诊疗资源下沉,形成了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医院与社康机构上下融合发展的紧密型医联体,将健康服务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中去。另一方面,在 " 建高地 " 上,深圳通过 " 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来深办医办学,建成 12 家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名医。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