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0-30
五个“再创新高”!南京前三季度创新名城建设成绩单亮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冉 文 / 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是南京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今年前三季度,南京交出了怎样一张创新名城建设的成绩单?10 月 30 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名城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介绍,今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突出表现在五个 " 再创新高 "。

△发布会现场

科技型企业增速再创新高

全市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数量增长 73.7%,数量位列全省第一;高企申报数增长 63.7%;新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 74 家,新增孵化集聚企业 1900 余家,超去年总数 2 倍;根据刚刚发布的《2019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南京共有 12 家独角兽企业上榜,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五、全球城市第七。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再创新高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 16.3%、42%、80%,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增长超 30%,软件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专利数量再创新高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专利授权增幅、企业专利授权增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等 6 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PCT 专利申请达到 1137 件,同比增长 76.28%。

人才集聚再创新高

前九个月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 32.32 万人,接近去年全年总数,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近 2 万人,为去年同期近两倍。国家人才工程入选数保持全国领先,有诺奖、图灵奖得主 5 人、中外院士 86 人来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项目落地再创新高

创新周期间,全市共签约 573 个项目,预计总投资 2309 亿元,近 40% 有国际合作背景。留交会吸引 1200 多名海内外留学人员和博士人才参会,达成合作意向 470 余人。软博会达成项目签约 80 余项,总投资超过 340 亿元。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签约 26 个项目,总投资 474.7 亿元。

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交出了一张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原因是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蒋跃建介绍,今年南京重点抓了六方面工作。

厚植 " 科创企业森林 "

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

南京厚植 " 科创企业森林 ",培育 " 专精特新 "。对初创期企业、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分类施策,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同时,引入科技金融源头活水,100 亿的市级创投母基金和产业基金,已经出资 14 亿元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了近 30 支天使子基金等创新类基金,新增科技贷款 170 亿元,余额 230 亿元。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 1312 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60 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家、83 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7 家。

建设新研机构

培育创新型 " 老母鸡 "

南京深入实施 " 两落地一融合 " 工程,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培植创新型 " 老母鸡 ",培育产业创新集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 " 最后一公里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 3000 余家,一些新产业萌芽已经显露,为创新名城建设培育了源源不断的 " 生力军 "。

打造产业地标

培育 10 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南京通过打造产业地标,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先后出台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设立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投入普惠性奖补政策,以设备改造投入作为研发投入的先导,带动形成高质量的产业投入,161 家工业企业获得资金立项补助,总规模超过 2.5 亿元。培育 10 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 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企业,位居全省第一。

打造创新高地

预计到年底将打造超 60 万平方米城市 " 硅巷 "

南京赋能高新园区,打造创新高地。利用主城区高校院所老校区、旧址等闲置资源,加快打造城市 " 硅巷 ",已完成 41.9 万平方米载体建设,预计年底盘整利用面积将超过 60 万平方米。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科研特区,实行顶尖科研人才双聘机制等,集聚国内外研发力量团队近千人,12 个主干节点城市加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30 家大院大所、龙头企业与实验室建立伙伴关系,成功发布了自主可控的大网操作系统;比如,建立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推动结成了 8 对 " 伙伴园区 "。

打造创新资源强磁场

扶持 5000 余名青年大学生创业

南京强调开放合作,打造创新资源强磁场。今年以来,围绕 24 个国家的 " 生根计划 ",建设了 20 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引进项目 84 个,投资金额超过 21 亿元。英国剑桥大学创办 800 年来在中国唯一以大学名义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在江北新区正式奠基。深入实施 " 创业南京 " 英才计划,构筑从 " 高精尖缺 " 到 " 草根创客 " 的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已集聚 82 名科技顶尖专家、223 名创新型企业家、2029 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升级实施 " 宁聚计划 ",扶持青年大学生创业 5282 人。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已筹集人才住房 238 万平米

一个城市,唯独环境引不进来。南京把创新生态构建作为重中之重,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比如,落实税费减免政策,1383 家高企享受所得税减免近 42 亿元,5759 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233.59 亿元,较去年增长 77.6%。建立人才薪酬评价制度,对 5395 名科技高层次人才兑现奖励 8000 余万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筹集人才住房 238 万平米,为 11.31 万高校毕业生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8.46 亿元。此外,全市已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城乡全覆盖,累计建成 3500 个 5G 基站。

据悉,南京正积极谋划 2020 年新一轮创新名城建设举措。聚力再出发,再上新台阶!确保南京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