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 文 / 摄)天下才子,半出江南。江南,有灵山秀水,有诗意缱绻,亦有遍地才情。10 月 30 日上午,作为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 人文江南 · 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 " 分论坛在无锡举行。人口南迁对江南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江南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或许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胡阿祥
人口南迁塑造 " 新江南文化 ",东晋南朝南迁了多少人?
" 新江南文化 ",这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分论坛现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他表示,江南文化的真正转型是在东晋南朝时期,而最关键的原因是人口南迁。" 我对‘新江南文化’的基本定义是继承并丰富了原先的北方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精华。与北朝胡汉融合下形成的‘新北方文化’相比,‘新江南文化’更为精致优雅,并被视为华夏文化的嫡系继承和正统象征。" 胡阿祥说道。
人是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因为人口数量的巨大变化,让江南这片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那么,当时到底南迁了多少人?至今中外学术界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赞同 " 截至宋世止,南渡人口约共有九十万 " 的看法,这占当时宋朝人口的六分之一,又占西晋时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
胡阿祥对这个观点并不赞同,他认为,至南朝宋时,南迁人数至少有 200 万。" 在研究方法上,无论是侨流人口的输出还是输入,由《宋书 · 州郡志》侨州郡户口数的记载而进行的侨流人口的数量分析,需要进一步考虑种种复杂情形,如没有入籍侨州郡县的零散侨流,豪强大族与各品官员兼并、隐匿与荫庇的大量侨流人口,侨流成为兵户或营户以及具有私兵性质的部曲等等,作出必要的补充、合理的修正和适当的扩展。"

△钱念孙
风雅淡泊、刚柔并济,江南文化孕育才子型君子人格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水和码头为重要地理特征的江南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人格模式。" 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念孙将这种人格模式总结为 " 才子型君子人格 "。
钱念孙认为,君子人格并不是读书人的专利,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埋藏着君子的种子。" 据我统计老百姓挂在嘴边的话,有一百多处提到君子,包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不夺人所好等等。"
而江南的君子,更突出聪明智慧。" 江南才子 " 一词,从明清到当今一直相当流行。
你以为江南才子都是文质彬彬的 " 小绵羊 "?其实,江南的湿润气候和灵山秀水,并没有消磨人们的意志、弱化人们的风骨。" 到了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这方热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钱念孙表示,从顾宪成、左光斗、陈子龙,到顾炎武、黄宗羲、戴名世等众多大儒义士坚贞不屈的人生,我们在聪慧灵秀、高雅淡泊之外,看到的是为道义呐喊、为信念拼搏的英勇身影。" 江南人刚柔相济的品格,也是我们讨论江南文化不应忽略的关键点。"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