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0-31
她捐出900余万元设立吴毅文慈善基金!母校金中学子受益出版“作文年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健 实习生 陈志豪 记者 黄艳 文 / 摄)10 月 31 日下午,吴毅文慈善基金(出版基金)捐赠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举行,慈善基金资助出版的《恰同学少年―― 2018 年金陵中学作文年选》一书首发。吴毅文是金陵中学 1968 届老校友,遵其遗嘱,她身后遗体及器官捐献给我国医疗事业,个人所有积蓄共计 900 余万元捐献给慈善事业。

△孙夕礼校长致辞

吴毅文是金陵中学 1968 届校友。1977 年 9 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直到 1993 年 11 月。其间,于 1984 年 6 月至 1986 年 10 月赴英国里丁大学攻读土壤学专业硕士学位,1986 年 9 月至 1993 年 11 月任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情报中心主任,1991 年至 1993 年兼任《中国农业教育信息》期刊副主编;1993 年 12 月调入河海大学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直至 2009 年 11 月退休。吴毅文老师曾长期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翻译并发表信息资料 8 万余字,其所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农业部 1995 年三等奖,并于 1999 年获评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调入河海大学出版社后,曾担任大型辞典《现代科技知识词典》和《英汉土木工程大词典》等的编委和责任编辑。

△现场赠书

她生活简朴,不图名利,胸怀博大,人格高尚。遵其遗嘱,其身后遗体及器官捐献给我国医疗事业,个人所有积蓄共计 900 余万元捐献给慈善事业。" 吴毅文慈善信托 " 是吴毅文老师以其遗产作为信托财产,委托南京市慈善总会设立的慈善信托。该信托由南京市慈善总会担任独立受托人,初始信托财产 904 万余元,是江苏省已备案的慈善信托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吴毅文慈善信托每年使用 50 万元信托资金,定向用于资助河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 60 名贫困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 5000 元;用于河海大学出版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图书,免费发放给中小学生,每年 15 万元;救助 0 到 16 岁的因患重大疾病陷入困境的少年儿童,每年资助 5 万元。

△学生代表发言

此次捐赠是使用其中的出版基金,资助金陵中学师生出版 " 作文年选 "。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表示,百卅金中,英才辈出。吴毅文先生即是其中佼佼者,吴先生是我校 1968 届校友。先生学养深厚,主持的科研项目曾获评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更可贵的是她热爱教育,仁怀天下,堪称金中校训 " 诚真勤仁 " 的终身践行者。" 河海大学吴毅文出版基金会 " 常年关注、资助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此次《恰同学少年―― 2018 年金陵中学作文年选》的出版,是吴毅文慈善基金对先生母校后学的提携鼓励,更是对吴毅文先生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弘扬。

百卅金中,薪火相传。近几年来,金中学子的文学创作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学校的文学社每学期定期出版《精灵》社刊,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学生社团;在 " 叶圣陶杯 "、" 恒源祥杯 " 等全国中学生各类作文大赛中,先后涌现出厉佩瑜、李梓康、缪力行、成喆、兰程旭、李蕴哲、叶子奕、马越等一大批文学之星。我们希望金中的学生,心里装着家国与使命,眼里有光,下笔有神,用自己的奋斗谱写出更多更精彩的青春华章。我们也希望能继续得到吴毅文慈善基金的资助,与河海大学出版社继续合作,期待 2019、2020 金陵中学作文年选的出版。美文出自年轻金中学子之手,而编者又是语文组陈可人、王瑜两位青年老师,正所谓 " 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

早在 1909 年,汇文书院创办了校刊《金陵光》,内容除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医学、农学等以外,还刊发大量诗词、散文、剧本及名人传记等。著名教育家、校友陶行知先生曾在《金陵光》上发表 14 篇文章。世事沧桑,诸多前贤、学子的华章美文如今大多散失了。今天,策划编选《恰同学少年―― 2018 金陵中学作文年选》,从近百万字的学生优秀作文中精选出一百多篇美文,集结成册,出版发行,这是对我校文学教育的一次检阅,更有一份延续文脉,继往开来的心愿。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漫表示,吴毅文老师对教育事业、对教育出版怀有深厚的感情。她将自己毕生的全部积蓄和资产捐献给慈善事业,用于助学、助医。这本《恰同学少年》的出版,不仅反映了吴毅文老师无私大爱的遗愿,而且代表了 " 吴毅文慈善基金 " 助学的丰硕成果。

河海大学副校长张兵说:此情此景,不由令我们深深缅怀吴毅文老师。吴老师在河海大学工作、生活了近 20 年,一直从事河海大学出版社编辑、编审工作。她在生活上简约朴素,不事铺张,不尚名牌。身患重症后,她立下遗嘱,希望身后将自己毕生全部积蓄和资产捐献给慈善事业,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公益图书出版、患病儿童救助等,体现了她捐资助教的大境界、善报社会的大情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追求令人敬仰。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慈善 基金 河海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