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0 月 31 日世界城市日这一天,南京拿到了世界文学之都的名头(
目前,全球已有 180 座城市成为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其中 28 个为 " 文学之都 "。国内已有 12 座城市加入该网络,南京是第一个以 " 文学之都 " 名义加入的中国城市。南京成为文学之都,不仅是南京的喜事,也是中国的喜事。
在一个流量明星卖口红卖锅都能在网络上刮起旋风、地铁和高铁车厢里多数低头族忙着刷抖音玩社交、一本文学杂志的订阅量可能还不如某个小鲜肉镜头前 " 嗨 " 一下所圈到的粉丝量多的当下,南京郑重其事地申报世界文学之都并且如愿以偿,所具有的时代意义,绝不应该被低估—— " 文学南京 ",这个走向世界的品牌,应该唤醒我们每个人心中对于文学的虔敬。在 " 喜刷刷 " 之外,我们应该有抽身而出、摆脱庸俗生活的时间和勇气,去获得文学带给个体的满足感、去推动 " 文学南京 " 向世界文学高地开拔。
" 文学南京 " 是南京最具特色的名片。南京申报成功,实至名归。文学上的 " 南京贡献 ",数不胜数。
不能不提到一本书的力量。有中国人之处,就有《红楼梦》。《红楼梦》和南京的关系,曹雪芹和南京的关系,阿晓得不?别说你不知道。这和世界上第一个文学之都苏格兰爱丁堡以《哈利波特》《福尔摩斯》的诞生地闻名,颇有一比。我们应该感念 " 老南京 " 曹雪芹当年在北京西郊奋笔直书,讲述 " 南京故事 ",用文学的魅力为南京的 " 文学腔调 " 添下重音。
此次和南京同时进入文学之都名单的,在亚洲还有原州(韩国)、拉合尔(巴基斯坦)、贝鲁特(黎巴嫩)等。若单从知名度来说,有的城市你或许并未听说过。可见," 评选 " 文学之都看重的并不是这个 " 标准 ",而应该是一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气质。我们应该享受和敬畏这种气质。
很喜欢著名作家叶兆言说的一句话:成为世界文学之都,主要是因为南京的文化氛围好。叶兆言认为,南京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学氛围。
但显然,这种氛围还有进一步浓厚的空间。获得世界文学之都称号之后,南京实际上接过了更为迫切也更为艰巨的任务——对内,将文学氛围 " 弥漫 " 得更密、更深,让谈文学、写文字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时尚;对外,讲好南京故事、江苏故事、中国故事,通过文学搭桥,联络世界,创造出更大文学声名。这让我们更为期待。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