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 · 麦克法兰现身深圳。据悉,11 月 1 日至 11 月 4 日,麦克法兰将参与多场活动,给深圳这座未来之城带来一场场思想的盛宴。
麦克法兰长期关注现代世界诸起源及特性之比较研究,在历史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方面著作丰富,其中最负盛名的专著包括《玻璃的世界》《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英国的巫术》《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资本主义文化》和《绿色的金子:茶叶帝国》等,许多著作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中文等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出版。
" 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 " 正式与读者见面
麦克法兰此次到访深圳之际,其中译本作品 " 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 " 也将正式与读者见面。此系列丛书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共七本,是麦克法兰对孟德斯鸠、亚当 · 斯密、托克维尔、福泽谕吉、梅特兰、马尔萨斯、休谟等伟大思想家研究的结晶。麦克法兰试图从七位思想家的研究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全景式地追寻现代世界的起源。其中,《福泽谕吉与现代世界的诞生》《孟德斯鸠与现代世界的诞生》将率先与读者见面。
麦克法兰与深圳颇有情缘。其作品《现代世界的诞生》在 2013 年曾获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而自 1996 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开始,麦克法兰曾多次到访中国,也多次到访深圳。麦克法兰对深圳不吝赞美之词,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称赞:" 二三十年后,世界看起来就该是深圳的样子。它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图书馆、大学,城市规划得很好。" 去年他造访深圳时,再一次表示:" 后世的历史学家回顾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时候,会确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同英国的工业革命旗鼓相当的变革。而深圳无疑是中国最适合讲述现代化世界进程的城市。"
读书月期间多场活动,讲述现代思想的诞生与深圳的未来
11 月 1 日,麦克法兰教授将作为 " 点亮福田 " 第二期活动的 " 点亮人 ",开启深圳中心区灯光秀。据了解,该活动由福田区委、区政府指导,福田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晶报传媒承办。" 点亮福田 " 活动自 9 月 27 日晚首秀后,每期邀请一位大咖作为 " 点亮人 ",与在座嘉宾、市民分享其追逐梦想的故事,并点亮深圳中心区灯光秀。在深圳读书月的第一天,由研究现代性问题的学术权威、深圳本年度读书月嘉宾、著作等身的艾伦 · 麦克法兰先生担任 " 点亮人 ",无疑是别出心裁的安排。
11 月 2 日,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大台阶,麦克法兰教授作为 2019 深圳读书月的嘉宾之一,将在读书论坛发表以 " 现代思想的诞生与深圳的未来 " 为主题的演讲,并举办 " 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 " 的首发式,通过对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的解读,揭示现代世界诞生的思想缘起和路线图,并结合深圳的现状与未来,解读深圳作为 " 未来之城 " 的潜力与魅力。
11 月 3 日上午,麦克法兰教授将围绕 " 中英教育比较 " 这一主题与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坪山图书馆馆长周国平在坪山图书馆二楼公共阅读文化体验馆展开探讨。中西方教育的体系、内容、形式和目标等不尽相同,但各有所长。随着中西方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国家试图研究、借鉴中国的教育模式。在西方国家 " 向东走 " 的时候,中国教育也在 " 向西看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3 号下午,麦克法兰教授将在本来书店举办 " 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 " 的新书分享会。去年的 11 月,麦克法兰读者见面会也曾在深圳本来书店举办,当时他为在场读者一一讲述了其《现代世界的诞生》丛书中所写到的十位现代化经典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成就及重要作品。当时场面热烈、座无虚席,许多读者站着听完了整场分享会。如今,这套丛书的中译本 " 麦克法兰现代思想家丛书 " 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麦克法兰将携首先推出的两本作品《福泽谕吉与现代世界的诞生》《孟德斯鸠与现代世界的诞生》再度来到本来书店,与读者分享现代思想家的诞生。
记者专访
" 深圳是一座未来之城 "
10 月 31 日,刚刚抵达深圳的麦克法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经过长途飞行,麦克法兰略显疲惫,但一谈及学术问题、谈及深圳,他马上神色飞扬。
" 每次来深圳都感觉到了新的地方 "
麦克法兰认为,深圳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现代城市,它不会回头看,只会向前看,因此,它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 每次来深圳,我都觉得自己像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深圳有强烈的现代性,这里没有旧的建筑,整座城市很现代,此外,这里有图书馆、书店 …… 深圳人在图书馆、书店认真读书的场景非常动人 "。
麦克法兰认为,深圳不但是中国的信息科技中心,也是世界的信息科技中心。如果这座城市的文化、人文、教育、健康等方面持续发展,深圳的前途不可限量," 深圳就是一座未来之城 "。
自 2014 年开始,麦克法兰先后多次来到深圳,他非常了解深圳,比如,他知道,深圳一到春节就变成了 " 空城 ",目前生活在深圳的人们对这座城市还没有真正的归属感。他认为,深圳是很多人奋斗的地方,但在这里,人们并没有 " 家 " 的感觉。建立归属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通过组建足球队以及其他一些文化机构,让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到,这是 " 我们的深圳 "。
愿做中西文化交流的 " 桥梁 "
麦克法兰认为,中西文明之间的误解一直存在,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了解很少。在英国,即使询问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询问他们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等情况,他们几乎回答不上来,关于当代中国,许多人能记起来的,也许是 2008 年的奥运会。在许多人的认知中,中国还是古老的、落后的,留在他们头脑中的多是负面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宣传向西方介绍当代中国,比如把深圳的读书月介绍给英国人就很好。
麦克法兰已经到中国 17 次,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他希望做中西沟通的桥梁,他希望把中国的文学、艺术、戏剧,中国的敬老传统和家族观念等介绍到西方。他说,西方文明是阳,中国文明是阴,只有阴阳结合,才能达成平衡。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