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02
深晚报道|华南首例!国产黑科技助力医生精准定位病灶治疗帕金森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身体变得僵硬,脾气变得暴躁,69 岁的阮奶奶(化名)受帕金森病折磨 10 年。近日,阮奶奶在深圳大学总医院尝了一次 " 鲜 " ——医生在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 " 导航 " 下,在其大脑中植入电极,改变大脑里面的电流信号,帮助消除或者减轻帕金森症状。这是华南地区首例国产机器人引导下的 DBS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这位 " 机器人助手 " 可帮助医生精准锁定目标位置,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得了这个病全家受折磨

阮奶奶是名越南华侨,1978 年跟着家人来到了深圳,一直在光明种菜,辛苦拉扯大了五个孩子。十年前,阮奶奶开始出现动作不灵活慢慢僵硬症状越来越明显。家人带她去深圳和广州的大医院看了一圈,才知道奶奶得了帕金森病。和别人不太一样,奶奶并没有手脚抖动,而主要是僵直和行动迟缓。

刚开始的几年,通过服药控制,效果不错,可是最近两年,病情发展到了中晚期,服药的剂量越来越大,可起效时间却越来越短,副作用也很大,常常动不了,整天坐立不安,坐也坐不住,躺也躺不下,没办法睡个好觉,总是烦躁不安、" 火攻心 "。女儿心疼地说," 妈妈原来脾气特别好,一辈子没和别人大声说过话,可后来天天发火,还特别遭罪 "。

45 岁的孙浅(化名)也是一名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开始是手脚抖,后来逐渐行动迟缓、僵硬,而且伴有全身痉挛疼痛,尤其是脖子和右边的身体更明显,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走路都特别困难。原先在电子厂的工作也没法干了,丈夫一边工作一边带着孙浅到处看病,上中学的儿子经常是放学后一个人回家吃饭睡觉,全家都很辛苦,也很焦虑。

最近,通过其它医院的医生介绍,阮奶奶和孙浅的家人得知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可以做一种高科技手术治疗中晚期的帕金森病,于是她们前后脚都赶到了医院。

▲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中

手术机器人引导下 DBS 治疗帕金森病

DBS,又叫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用来改善帕金森病中晚期症状最好的手术方式。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中,电线通过皮下通道汇入埋在胸前或前腹部的脉冲发生器(类似起搏器的装置)。当这个装置被打开后,电极会对脑内的目标区域发出高频的电刺激,改变大脑里面的电流信号,从而减轻症状。在深圳,只有少数几家三甲大医院才能承担这样的手术,而深大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来自北京宣武医院,正好拥有丰富的经验。

因为电极植入的目标区域非常小,例如丘脑底核只有 4-6mm,跟米粒差不多大,要达到最好的疗效,必须精确地锁定这个位置。这次,神经外科医生陈富勇用上了国产手术机器人帮助定位,在机械臂的引导下精准置入电极。陈富勇说,和进口机器人相比,国产设备不管是安全性和精准性都毫不逊色,手术精度可以达到 1mm 以内,在某些功能上还更先进,比如国际领先的无接触视觉定位、血管三维重建、智能避障等技术。这也是全国第三台、华南地区第一台投入使用的国产机器人。

▲术后阮奶奶亲切的拉着医生的手

阮奶奶和孙浅的手术都进行得很顺利,按计划,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不过,家人们都说,虽然还没有开机,不过她们的症状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她们现在对一个月后的开机充满了信心。

据陈富勇介绍,中晚期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好的手术时机。DBS 装置是可充电式,可以长期使用,还可以定期调整参数,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还能减缓病情进展。机器人引导可以把手术做得更精准,保障患者更好的生活质量。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王苏琦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相关标签

帕金森病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